惟祇陀太子園,廣八十頃,林木鬱茂可居。因白太子,戲曰:“滿以金布,便以相與。”
須達多出金布遍,太子笑而舍之。即以金建精舍,凡千三百區,為佛說法處。又常給施孤獨,亦曰給孤園。
眾歡喜瞻玩,見牆東散處,十人各有三麵,麵有三目,皆頭上頂佛,以虎皮為衣,髑髏為冠,發髻豎立。
眾怪之,白澤解曰:“此十大忿怒明王也,如來撥以應供諸真者。”鹹點頭讚歎。
步至毗羅殿,釋迦邀請入席。太上曰:“向在五老處,每叨首座,老佛與我素有因緣,元君今當上坐。”
五老不能辭,以次三清、上帝諸真,主席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西方四老、南土三大士,燃燈、釋迦,及諸弟子等依序坐定,揭謗捧肴果羅列,斟醍醐甘露上獻。
群真飲之曰:“香勝天漿,味逾沆瀣,真佳品也。”
釋迦謙言:“無以為敬。”
諸天尊有未識過去諸佛、西方四老者,拱手啟問,燃燈曰:“古佛虛無,杳難窺測。僅知有勝觀者,維衛毗婆屍也;寶髻者,蜀那屍棄也;一切自在者,毗舍浮也;所有應斷者,俱留孫也;金光寂默者,拘那含牟尼也;身放光者,迦葉也。
琉璃光本願深能為世延壽消災,所乘白牛有乳,與北海石頭之魚,凡比丘有難,往告即與之食,是為阿迦雲藥師。
佛身如金色,相好光明,度眾生以四十八願,化菩薩以眾億無邊,每於冬至後二日,化度下方,是為清靜無量壽接引大師阿彌陀佛。
心維慈悲,廣垂加護,嚐變現法身,三頭十八臂,一名蘇悉帝,是為大準提。
發喜舍心,施威猛力,十方護法,隨處感通,是為摩訶那缽大勢至也。
三大士者,皆當稱佛,為其誓願弘深,度盡世間眾生苦難,方證佛號。予甚羨之。”
群真瞻仰未周,忽有無數天女散花,繽紛五彩,香氣氤氳,滿座沾衣,點席累積如栶。
眾問雨花之故,釋迦曰:“兜率天雨摩尼寶珠護世城雨美膳,阿修羅天雨兵仗,閻浮提世界雨清淨之水,比諸天各雨所宜也。如君政治,則軒轅之精,降為甘露,說法善,則提婆女為之雨花。”
赤鬆、魯般出席曰:“當借花獻佛,以博一粲。”
般向外招飛來檻至前,如床四柱,雲錦為幕,周列畫檻矮欄,中設幾案玩具,車輪關鍵,飛本相似。赤鬆解壺置內,頃刻抽條吐蕊,滿開優曇花,色香無異,每花有數寸仙女,霓裳雲髻,歌舞奏樂。滿座稱妙。
老君蹴然曰:“敢忘體土眾生之蒙慘也。”
釋邊合掌曰:“正叩請援引。”
太乙曰:“老佛慈悲,必能解脫。”
釋迦曰:“吾教化度頑凶,至於劫運轉旋,還仗天尊道力。”
元始曰:“下方氣運偏駁,北五龍將終南,五龍複出,五胡交侵,即齊、晉、秦、楚、宋五霸之餘烈也,與東晉偕終。其間尚有十四紀,不能混一,當求道君判示。”
老君曰:“蜀為晉滅,劉曜已泄其忿。漢高之弟交,子孫當翦滅晉而繼之。蕭、曹、夏侯同為漢佐,而參、嬰後為魏,已食其報,何之功大,其後將代劉宋而興者再。
太丘陳、弘農揚皆有世德,宜君南北。
天數離報當合,必生一人為真主先驅,吾於東海選一有功矯龍投寄空門,降伏暴性,而後托生德門為帝子。
至如項羽壯氣未銷,子嬰怨憤不解,並乘胡運而王於北。
韓、彭同功受戮,當繼嬰後立國於東西,當時共事者,許各隨主為輔。五運既終,煙塵清掃,非紫微不能勝任。”
向玉帝拱手曰;“凡此皆聽敕行之。”
玉帝曰:“星主下界,豈可降生凡族,借道君金堂之裔,庶為有本。”
老君曰:“如此,將為帝王之祖矣。”
時大撓鬥苞請命,願助紫微立功,太乙許可。
玉晨曰:“伊周經營二十載,當複降為蜀帥,以酬其勳。薑維係天水龍子,令其開國功成,然後歸真可也。”
應元謂寒衰王冰曰:“醫自岐伯後,雖代有傳人,二子當再為表彰。”寒王領命。
浮丘薦彌衡秉正俊才,可代修文郎顏子、卜子之任。玉帝允之,命顏、卜原歸素王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