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攬月緩緩的吐出了胸口最後那一口濁氣,並不追問孟元最後去哪裏了?今日之後,她已經徹底同從前劃清界限了。
比起這些,她還有更要緊的事情要做。
太醫院的院首不是那麼好當的,更何況她以女子之身封官,不知道多少人等著挑她的刺,看她的笑話!不管是為了她自己,還是為了聖上的麵子,她都不能出差錯!
轉瞬到了大朝會這日,江攬月早早的起身,三個丫頭亦是早早地就起來了,伺候著她洗漱之後,南星鄭重的用托盤端進來一身衣物。
耀眼的朱紅,宛如烈火般熾熱,又似晚霞般絢爛,在燭光下熠熠生輝。
南星細心地為她穿上官袍,紅色的綢緞滑過她的肌膚,帶著一種別樣的莊重與威嚴。
江攬月站在鏡前,看著鏡子裏的自己微微一怔,隨後嘴角不受控製般的上揚
她對著鏡子,輕輕整理了一下官帽,確保每一根發絲都服帖在帽下。鏡中的她,眉宇間透著堅毅與果敢,紅唇微揚,自有一股不容小覷的氣場。
“姑娘,您今日真是英姿颯爽!”杜若在一旁由衷地讚歎道。
小蝶眼裏還有一些羨慕:“真希望,我們也能有這一天。”
杜若嚇了一跳:“你可真敢想!”
“怎麼不敢?”小蝶不服氣道:“我雖然不像姑娘會醫術,可我會武功啊!若是女人也能參加武舉,那些男人還不一定打得過我呢!隻可惜……”
“會有那一天的。”
正當小蝶磋歎之時,一個溫柔卻堅定的聲音傳來。眾人轉頭看去,卻見江攬月看著鏡中的自己,似乎是對自己,也是對她們,堅定的說道:
“遲早有一日,男人能做的事情,咱們女人,也行!”
“我會為此努力著。”
江攬月微微一笑,轉身向門外走去。今日,她將以全新的身份,站在朝堂之上,接受百官的審視與世人的矚目。
她知道,自己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是那些被封建禮教束縛的女子們。她要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女子亦能頂天立地,亦能為國為民!
多年後,謝司珩還能想起江攬月第一日上朝的模樣。赤紅的官袍穿在她的身上,端莊又威嚴。
她瑩白的臉上帶著一抹堅毅,那雙明亮的眼睛閃爍希冀與堅定,有著一往無前的氣勢。
她逆光而來,步伐輕緩,紅袍隨之擺動,宛如跳躍的火焰。
謝司珩眯著眼,卻不是因為她身後的陽光刺眼,而隻因,這團‘火焰’本身的灼目。
史記:
明宗廿六年,太醫院首涉廢太子奪權事,遭革職,太醫多被牽連,致太醫院巨震,幾無人可用。值此動亂之際,明宗力排眾議,擢女神醫江攬月為太醫院首。其任內,整肅院風紀。
其與明宗之親子瑞王婚配後,雖貴為王妃,亦未有絲毫懈怠,創立醫學堂,不論男女皆可入學。她傾盡所學,為大宣培育數百名醫者,立下殊勳,世人皆讚其為醫界國手。
明宗二十七年,瑞王被立為太子,王妃冊封為太子妃。
明宗三十年,成祖駕崩,太子悲慟不已,護送靈柩至皇陵後,群臣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請太子登基,是為睿宗。
睿宗即位,改年號為元鳳,冊封太子妃為皇後,是為睿敬皇後。
睿宗即位後,皇後雖將太醫院事務漸次委於他人,然其所創之醫學堂,始終未嚐棄之。此學堂為大宣培養了諸多醫師,其中近半皆是出身窮苦、為醫學堂所收容後,勤學之女子。
而這些女大夫此後亦有不少進入太醫院任職,憑借所學之長立足,打消了眾人對其身為女大夫的疑慮。
因眾女出色表現,大宣女子有了學醫之途,皇後趁此提議民間廣興女學,並開放科舉,許女子參與。不僅如此,各業之事,男子可為,女子亦可。
此議一出,朝野震動,眾議紛紜。然睿宗以明宗時女子為院首之例,證女子與男子無異。
元鳳五年,大宣廣興女學,眾女以皇後為楷範,進取尤篤。
元鳳八年,始行女子可應試之科舉,中二女進士,名居榜末。
元鳳十一年,六十二女進士。
元鳳十四年,進士凡三百,女殆過半。
元鳳二十三年,狀元乃女郎也。
睿敬皇後以己身為天下女子做表率,使眾人明白,女子並非隻能操持家務,亦有無限可能。
明宗知人善任,首開女子為官之先河。
睿宗皇帝勵精圖治,善用人才,不因女子身份而輕賤,始創女子恩科。此舉讓天下有才女子皆有入朝為官、施展抱負之機。
彼時,朝堂之上人才輩出,眾多女子憑借自身之才得到重用,成為國之棟梁。
自茲而後,大宣國內,再無男女尊卑之別,眾人齊心協力,共鑄大宣萬世昌盛!
史稱——元鳳盛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