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茫平了宛城的黃巾,朝廷授劉茫為平寇將軍。劉茫、小月、李陽、李蘭雖然同桌吃飯,不過劉茫跟李蘭卻很少說話,劉茫也很勤勞,早早起來練了練槍法就忙去了,親自出城巡視、看看士兵鍛煉,按照之前劉茫說的,士兵經常更換環境,時不時的實戰演習,還要處理冀州大小事,冀州百姓倒也安居樂業,如今四方賊起,能讓百姓吃飽飯就是好官。
李陽百無聊賴,整天無所事事,除了研究下三國演義,便是帶著幾十名保鏢到街上看美女,不過這裏是三國,人家的閨女豈是容易拋頭露麵?小月倒也過得充實,秀秀花,陪同李蘭在前後院種些花花草草,有時逛逛街。
三人隻有午飯時間和傍晚才能見到劉茫,劉茫經常在夜空下望著璀璨星河發呆。李陽經常問,“有那麼好看麼?看什麼”,而劉茫隻有一句話回答,“看天下大勢”
歲月如梭,時間就像漏鬥裏的沙子無聲無息落下。一晃一年過去了,這一年,劉茫軟磨硬泡、甜言蜜語用盡讓小月嫁給自己,可小月固執偏要說服李蘭,兩人一起嫁。。。劉茫很無語,他知道21世紀從高中追到大學,追了李蘭好幾年,李蘭卻是不聞不問。
一年來,劉茫招軍買馬,軍隊擴充至二十萬,輪流守城訓練。不過一個像樣點的人才卻不曾見到。也是,劉茫一個山野村夫,世家子弟怎會看上眼?
殘陽如血,劉茫四人聚在一起吃晚飯。
“小月,晚上注意點別著涼。明天應該會下雨”劉茫咀嚼著飯菜冷不防的說上一句。
“你怎麼知道?”李陽滿臉問號。
“為將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陰陽、曉陣法。。。”
“行了,也不知你這十年來怎麼搞的,說話文縐縐的,我都聽的不耐煩了”李陽見劉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連忙打斷道。
是啊,劉茫也覺得自己的流氓本性已沒有多少了,要不是李陽、李蘭的到來,流氓本性早就隨著時間的推移讓時光磨平了,當然並不代表沒有。。。。。。
李蘭這一年與劉茫相處,多多少少心裏也有那麼點好感的,望著劉茫的眼神跟以前的簡直是天差地別。
“對了,陽子,靈帝什麼時候還有幾年會掛?”劉茫不經意的一問,卻讓小月大驚失色,李陽、李蘭倒沒什麼變化。
“三國演義寫的是:中平六年夏四月,也就是公元189年,還有四年”
劉茫皺了下眉頭,“我想可能要提前了”,李陽、李蘭疑惑的目光投了過來,劉茫繼續道,“我昨晚看星相,恐怕明年就掛了,頂多明年的明年。再說了加上我,曆史也改變了”
“切!還星象”李陽不以為然的說道。
“這裏就你整天抱著三國演義,你先說說中平六年後的事”
“我還不是無聊啊我”李陽接著拿出三國演義,翻了幾頁便侃侃而道,
“中平六年夏四月,靈帝病篤,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後事。那何進起身屠家;因妹入宮為貴人,生皇子辯,遂立為皇後。進由是得權重任。帝又寵幸王美人,生皇子協。何後嫉妒,鴆殺王美人。。。”
李陽唾沫滿天飛,小月隻是擺弄著碗筷,劉茫、李蘭倒的聽的津津有味。
-----------------------------------------------------------
公元187年。
讓劉茫猜對了,靈帝提前掛了。本應長子劉辨即位,十常侍欲冊立劉協為帝,何進等老臣老將借不願,再說了劉辨是何進妹妹所生,與袁紹帶領禦林軍、集齊朝廷重臣,於靈帝靈柩前扶立劉辨為帝。
何進欲誅十常侍張讓等,張讓在何後前諂媚,何後保下了張讓。
袁紹建議招集四方英雄,到時候大軍壓境不容何後不同意,曹操曰:“亂天下者,何進也”
西涼刺史董卓聞聽,率西涼軍二十萬,帶上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前往京都洛陽。
張讓、段珪等十常侍知曉,進諫何後讓何進進宮,時有陳琳、袁紹、曹操勸何進不可進宮,何進不理會。
入了宮,被張讓、段珪所埋伏的刀斧手砍死。
於是袁術、袁紹、曹操領兵殺入宮廷,張讓、段珪劫持劉辨、劉協逃竄至北邙山,河南中部掾吏閔貢引軍殺至,張讓、段珪皆死,卻不見劉辨、劉協。
劉辨、劉協被一莊主所救,閔貢擁護劉辨、劉協回宮,半路遇到董卓,遂一起回洛陽。
董卓屯兵洛陽城外,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
冀州信都的劉茫也有所聞,群雄逐鹿之日不遠了。
劉茫、李陽在後院懶散的躺在太師椅上,旁邊還有茶水、水果。小月、李蘭在亭子裏鶯聲細語著,不時傳出甜美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