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在冀州的劉茫收到天子詔書,連忙招集眾人在議事廳商議。
耿武諫曰,“主公,此乃大好時機!擊退牛輔大軍,到時候請天子遷都冀州信都,主公可奉天子,霸業可成矣!”
劉茫大驚,這不是挾天子令諸侯麼?這耿武看來不一般阿!不過現在各諸侯混戰還沒那麼明顯,挾持天子?
劉茫冷冷的掃視著下方十來人,皆稱可行,劉茫哪裏不知他們隻是迫於自己的大權,敷衍保命而已。
張飛站起身道,“隻有讓俺當先鋒,俺沒什麼好說的!”
劉茫微微一笑,張遼亦起身道,“承蒙主公不嫌遼之出身,曾委以重任,遼願鞍前馬後誓死跟隨主公”
劉茫拍手叫好,張飛、張遼兩大將都願意效忠,不過劉茫心中的霸業可不是這麼挾天子令諸侯,成了眾諸侯討伐的對象,百姓唾罵自己不忠不義。得民心者得天下,沒了百姓就算用武力獲得天下也不能長久吧?!
“諸位能跟隨茫,茫心甚慰。茫誓力扶漢室,今牛輔懷不臣之心,又有天子詔書在此,定當出兵救駕!”這隻不過是借口罷了,在座的十幾位,想想也就那麼幾位知曉奉天子的涵義,來個‘匡扶漢室堵住眾人之口。
“張飛何在!”劉茫陡然喝道,張飛激動的抱拳出席,又有仗打了,“張飛在此!”
“翼德,命你領五千鐵騎為先鋒為大軍開路!”劉茫說完丟出令牌,張飛接令出去準備了。
“翼德性情莽撞,文遠,幾繼續留守冀州,另外派人前往江東將我師兄子龍喚來!我自領十萬大軍前往”
“。。。。。。”
一道接一道軍令飛出,眾人轟然領命。之所以將趙雲調來,劉茫有直覺就算自己來到東漢,曆史會有所改變但不久後曹操將興兵屠戮徐州以報複仇,江東有了典韋、田豐、程昱、蔣欽、周泰鎮守應該沒問題。
十萬大軍(之前滅董卓折了些人馬但也收的降軍數萬)又再次浩浩蕩蕩的開往長安,大軍不比單槍匹馬,行路當然緩慢。
牛輔很快就打下了鹹陽,楊奉部下徐晃建議遷往洛陽,等冀州軍到來再做打算。至此漢獻帝又回到洛陽,與牛輔軍攻守於弘農。
冀州大軍行了五日總算到達洛陽,洛陽經之前董卓的一把火,一片狼籍、到處都是燒焦的黑炭,鎮守洛陽的八千麵黃肌瘦,劉茫隻得下令埋鍋造飯。看著他們狼吞虎咽,那些個文武百官也差不多,劉茫那個心疼,就算冀州再怎麼富庶,兩次起兵十萬糧草也是耗費極多的。
劉茫見過年幼的漢獻帝後,便與董承、楊奉等商議。
“劉將軍真乃忠義也,隨平民出生,但滿腔報國熱血。想大將軍何進無謀引狼入室方有今日之禍!”楊奉道。
“楊大軍多慮了,茫不才,定會剿滅牛輔賊人”
幾天寒暄閑聊幾句,“董將軍,不隻鎮守弘農的是何人?”劉茫向董承詢問道。
“是某部下騎都尉徐晃徐公明”楊奉搶先答道。
劉茫早猜到七八分,心裏再盤算著如何把徐晃拐過來。
商議罷,劉茫、張飛領五萬人馬往弘農而去,弘農原先隻有三萬士兵。
牛輔一聽說劉茫援軍至洛陽,便下令猛攻弘農。
牛輔親自指揮攻城,看著城樓上不時的有自己的人馬躍上,再看看已有鬆動跡象的城門,牛輔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
城樓上身著盔甲、雙眼布滿血絲的一將領揮舞著佩刀將爬上城上的敵軍砍落下去。
“徐將軍,弘農快守不住了!”身旁奔來一小將,焦急的說道。
“弘農若失,洛陽不保!我徐晃誓死守衛弘農,聽說冀州大軍已馳援而來了,再支撐一會!”徐晃攔腰砍斷一士兵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