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1.種子的基本結構
答:種子的基本結構包括種皮、胚兩部分,有些有胚乳,有的無胚乳。
種皮:保護功能
胚
胚芽:由生長點和幼葉組成。禾本科植物有胚芽鞘。
胚軸:連接胚根、胚芽和子葉。
胚根:由生長點和根冠組成。禾本科植物有胚根鞘。
胚乳
子葉:有單,雙和多數, 功能是貯藏(大豆), 光合作用(棉),消化吸收轉運胚乳物質(水稻, 蓖麻)有或無。功能是貯藏營養物質(糖類一澱粉,糖,半纖維素)油脂和蛋白質。
2.影響種子活力的因素?種子為什麼會休眠?如何打破休眠
答:影響種子活力的因素有種子遺傳特性和種子的成熟程度、貯藏期的長短、貯藏條件的好壞等。影響種子活力的外界條件主要表現在三方麵,水、氧氣和溫度。
休眠是植物抵禦不良環境的一種自身保護性的生物學特性。種子形成後雖已成熟,即使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發,必須經過一段相對靜止的階段才能萌發。種子休眠的原因有:①種皮障礙(不透水、不透氣,對胚具有機械阻礙作用);②種子未完成後熟;③胚未完全發育;④含有抑製萌發的物質。
打破或解除休眠的方法:①低溫處理。鬆科、柏科的種子可采用沙土層積法,在低溫(0∼10°C)、濕潤和通氣良好的層積下經過一段時間便可萌發。②幹燥處理。大麥種子在40°C高溫下處理3~7天,禾穀類和棉花等種子在播種前曬種,均可促進萌發。③曝光處理。如萵苣種子發芽需要曝光。④衝洗處理。多用於因種子內存在抑製劑而造成的休眠。通過浸泡衝洗種子,可促進發芽。⑤機械處理。對硬實種子采用機械處理種皮可打破其休眠。⑥藥劑處理。常用的化學藥劑有過氧化氫等氧化劑和赤黴素、乙烯等激素。赤黴素可逆轉脫落酸引起的效應,打破由後者誘導的休眠;三葉草種子可用極低濃度的乙烯解除休眠。
3.簡述被子植物的雙受精及其意義?
答:雙受精是2個精細胞分別與卵細胞、中央細胞相融合的現象。花粉管穿過柱頭、花柱、珠孔,經助細胞進入胚囊,到達胚囊後,兩個精子從花粉管釋放,一個與卵細胞融合,成為二倍體的受精卵(合子),另一個與兩個極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體的初生胚乳核。
雙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現象,也是係統進化上高度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標誌,在生物學上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雌雄配子結合,恢複原有染色體數目,保證物種的穩定性;來自不同親本的遺傳信息既加強了後代的生活力和適應性,又為後代提供了可能出現新的變異的基礎;形成三倍體的胚乳,同樣兼具雙親的遺傳性,為受精卵的發育提供營養,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強。雙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中最進化、最高級的形式,是被子植物興旺發達的主要原因之一。
4.何為被子植物?其生活史的特點?
答: (1)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種子有子房包被的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又稱為有花植物。被子植物在分類學上常稱為被子植物門,是植物界最高級的一類,是地球上最完善、適應能力最強、出現的最晚的植物。
(2)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是指從種子萌發形成幼苗,經過營養生長,然後開花、傳粉、受精、結實並產生新一代種子的全部曆程。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包括兩個基本階段:二倍體(2N)階段和單倍體(N)階段。兩個階段的轉折點是雙受精和減數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