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兩天以前。冀州鄴城,一個小院子裏,袁紹的二兒子袁熙和田豐坐在院子內,他們在等人,他們部署了大半年的局馬上就要收網了。
不久院子裏來了一人,此人乃冀州別駕沮授,沮授字則注,冀州廣平人,少有大誌,長於謀略,舉茂才。沮授與田豐少時為好友現在袁紹把觸角伸向冀州,那田豐這園大將第一個想到的當然就是沮授這個好友咯。同時田豐也知道沮授是個有大誌向的人,而韓馥這種庸才是根本不能讓沮授發揮真正的才華的,所以田豐相信沮授會幫助有四世三公名望的袁紹的。事實也正如田豐所料,沮授是個忠直的人,一開始沮授不為田豐的說辭所動,可最後田豐把大勢——辛家已經投靠袁紹擺了出來,最後沮授不得已同意了。這次沮授來這裏也是與田豐等人商量如何不動刀兵的解決冀州之事。
接著辛家兄弟也來到了這個院子,辛家是冀州的大家族,這個家族在政治上是有很大勢力的可以說冀州有五分之一的官吏都是出自辛家(當然官吏有大小,其中也包括很多小吏,其中以當代家主辛評官位最高為冀州長史),辛家為冀州各大家族第二位在政治上更是第一位,且辛家與逢家交好。逢家的逢紀在袁紹處為官,這就不奇怪辛家會投靠袁紹了。冀州另外兩個家族是甄家和荀家,甄家為冀州第一家族,家族早先有人在朝中為官,不過現在沒落了,但是他的實力是不容小瞧的,甄家管著冀州所有的糧食買賣,它不是政治上的大族但是在經濟上可以說是冀州的皇帝。甄家現在由甄豫掌舵,甄豫與荀諶是好友因此兩家的關係也很好,不過在袁紹奪冀州這件事上兩家是保持中立的,原因在於甄家經商對這種事情是不願意多管的,而荀家是外來家族在冀州的實力相對其他三家來說是最小的對大局的影響不是很大。冀州的四大家族兩家投靠袁紹兩家中立,可以說韓馥的失敗實際上在於冀州大家族拋棄了他。
最後進屋的是校尉張郃,張郃是真正掌握兵權的人,他的到來使幾人更加地有信心了。
待眾人落座後,袁熙就開口道:“各位,在此小子先謝過諸位來助我袁家了。在此我代表我父親感謝諸位!”說著袁熙還站起來給四人施了一禮。這下眾人哪裏敢接受啊,怎麼說以後袁熙也是他們的少主人。眾人急忙道:“公子抬舉了,為袁將軍效力是我們的榮幸。”辛評更是連拍馬匹。
……
在講了一堆沒有營養廢話後,田豐終於聽不下去了,幹咳了一聲,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後道:“眾位,這次叫大家前來是商量奪取冀州的事情,還請眾位提出些意見。”
田豐話落後,辛評馬上道:“元浩先生,我辛家沒什麼好說的隻要本初公領了冀州牧我辛家為官之人一定鼎力支持。”
“這就好,辛家的支持可以使冀州在易主後依然穩定,這是一件對我們以後長遠的發展很有利的事。不過在軍隊方麵不知張將軍有什麼打算?”田豐在肯定了辛家的功勞以後向張郃提出了問題,其實田豐最不放心的還是軍隊,韓馥手下的大將潘鳳(在曆史上死於呂布之手,不過由於張飛和趙雲的聯手曆史改變了不光他沒死河內方悅也沒死)是完全忠於韓馥的一個人,而早期的留言也讓韓馥有了一定的警覺,現在在韓服身邊護衛的軍隊都是潘鳳的直係部隊。
“先生放心我有五千軍隊已經混入城內,今天晚上我們就可以圍攻刺史府,刺史府中的一千軍隊我相信可以用很快的速度解決,但是城中其他的守軍需要各位大人去穩住。”張郃直接把他的布置向田豐做了個彙報。這樣一來田豐就放心了。
在整個過程中沮授不發一言,他心裏對背叛韓馥這件事情還是耿耿於懷的,因此他也沒有替袁家出謀劃策隻是靜等結果而已。
當天晚上,刺史府發生了打鬥潘鳳被張郃斬殺,韓馥更是不知下落,而城內其他守軍卻被辛家的人控製沒有去支援刺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