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兵發遼東(1 / 2)

轉眼回到薊縣有四個月了。

期間幽州的科舉也舉行了一次,不過讓人失望的是參加考試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原幽州學院的學生,而考後獲得的人才也一般般,僅僅能擔任地方官員而已。雖然結果不竟如人意,但過程還是完全符合要求的,無論是出題還是考試的過程都是一級的嚴格,而考生也受到了幽州府的照顧,吃住全被包了。最重要的是這次考試展示了他的意義:幽州的科舉是對所有人都敞開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隻要你有才華,幽州官府絕對以公正的態度來錄取你。

二月,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二月,薊縣刺史府議事廳內,文臣武將齊集一堂。不為別的,出兵遼東。

“主公,我覺得魏主簿(魏攸)的想法極妙,一路由科爾哈沁草原出發,繞白檀到公孫度後方,這就是一柄利刃直插遼東軍心髒,取襄平、昌黎都是有可能的,但是這樣繞著走就需要一個熟悉的向導,而且後勤問題也要他們自己解決,這就對軍隊素質的要求很高了。”賈詡肯定了魏攸的提議後,又提出了自己的擔心。

“主公,向導的問題我來解決。”田疇馬上就接過了話題。

“好啊,我都忘了,子泰(田疇的字)是我們幽州的活地圖,由子泰負責那我就放心了。至於軍隊嗎我以為用閻柔的護烏桓軍,現在他手裏有兩萬軍隊,我隻要他派出一萬軍隊就可以了,烏桓人本來就是遊牧民族在草原上他們的生存能力比漢人強多了,這樣後勤問題就解決了。至於將領問題我打算讓閻柔親自去,然後拓跋固和子泰也過去幫他忙,大家以為如何?”我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這個問題在我心裏已經想很久了,這次趙雲不在,要是趙雲在的話我絕對會派他過去,不過閻柔也很是讓我放心的一個人,他的統兵能力我覺得就隻比田豫差一點,現在我手下能用的人也就隻有他了,不過閻柔也有他的缺點武藝不行,因此我把拓跋固拉了過去。這幾年拓跋固在趙雲手下有很大長進,動武的話不光光使用蠻力了,在趙雲的調教下也學會用巧勁了,招式上也日益成熟,隱隱有成為我手下的第三高手之勢。

眾人聽了我的話後都點頭表示同意。

這是管寧站了起來道:“主公,我以為我們在山海關的軍隊即刻就可以向平崗發起進攻了,我們要打他個措手不及,至於山海關的空擋就讓遼西的守軍去暫時補一補。”

我想了一會,“可以試試,但跟孫禮說千萬不要勉強,萬一拿不下來就等我的大軍到了再說,我估計經過前年那件事後,平崗的防衛會嚴很多。”

“是,我現在就給孫將軍發信去的。”王貓兒馬上應道。

“現在北路已經有一萬軍隊,山海關的一萬軍隊也可以調動,諸位以為我們中軍去多少比較合適?”

賈詡接道:“主公,情報人員提供的情報顯示遼東現在有六萬軍隊,這是遼東能養活的最大軍隊數量,我以為我們中路出五萬兵力足矣。加上其他兩路軍隊就有七萬之眾對付公孫度還不是綽綽有餘。而且這樣的話我們還有四萬守軍,這樣主公治下的幾個郡縣也有足夠的防守力量。”

管寧聽了賈詡的話也是眉開眼笑,“主公,我以為文和說的不錯,總共七萬大軍而且有一萬不需要我們後方負責後勤,六萬人的問題我們還是可以輕鬆解決的。”

“既然幼安(管寧的字)提到了後勤的問題,那你以為由誰負責物質運輸比較好?”我向管寧求經道。

“屬下以為國淵合適,他在遼西離前線最近,由他負責最好。”管寧馬上報出了名字。

“那好,國淵負責這事我放心。”我同意了管寧的提議,“事物安排的差不多了,這次出征張飛、單經、嚴綱、賈詡、魏攸隨軍出征,田疇你就快馬趕到閻柔那裏去吧,而薊縣的事物就由管寧、邴原、王烈你們負責了。明天我們就出發。”

會議結束人都散去了。

次日,薊縣城門口又是旌旗招展,那最高的帥旗更是繡著大大的公孫二字。

城外五萬正規軍整齊列陣,春風是暖洋洋的,但是在這樣的軍陣麵前我不禁感到一絲寒意,和煦的春風在這裏變得蕭瑟,暖烘烘的陽光在這裏不禁暗淡。平時在軍營裏走我看到很多士兵都是歡樂的,但是現在在他們臉上看到隻有肅殺,冷峻而剛毅的臉龐透露出他們內心的堅毅,他們有父母他們有兒女私情,但是在這一刻他們心中已經將這一切拋棄在腦後,他們現在隻有一個目標——勝利地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