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回答道:“我估計黃巾軍已經注意到我們了,他們應該會派部隊趕過來阻擊我們,對付黃巾軍沒什麼好說的,那就是狠狠地給他們來一下,打得他們服。我不相信以我軍的精銳還滅不了這群黃巾小毛賊。”
後麵的吳敦聽了:“老大說得沒錯,對付黃巾軍我們就得好好地給他來一下,我願意為先鋒。”
“好,兩位所言正合吾意,那我們就來一次正麵衝擊。”戰鬥馬上就要開始但趙雲依舊平淡地發出了命令。而邊上的郭嘉也是揮著他那把不倫不類的扇子笑道:“打,是要好好打,我們就一萬兩千餘人,而整個青州零零散散有黃巾軍三十餘萬,其中真正的精銳也有六萬,這一仗我們要立威信,我們要殺得黃巾軍怕,這樣對我們以後收降這些零散的部隊有莫大的好處,所以這次戰鬥幾位將軍就好好發揮吧,千萬不要手下留情。”一個儒雅的文士眼中透露出來的是冰冷的殺意,鬼才和毒士是一樣的,他們都有著無比冷酷的一麵。
正如臧霸所說,管亥已經帶著人向這邊趕來,至於北海城他隻是留下了他的部下劉曼和一萬軍隊守著。三萬步兵跑起來揚起的灰塵趙雲遠遠地就看到了,青州這一帶除了與兗州分界的泰山以外就都是平原了,這樣的地形很有利於趙雲的騎兵展開進攻,因此當趙雲看到煙塵的時候就命令手下的兩千騎兵(包括十二號)原地待命做好戰鬥準備。騎兵們,一個個端坐在馬背上,抽出佩劍擦了擦以確定它的鋒利,接著又握緊了長槍,這是他們戰鬥中最重要的武器,槍就是他們的命,槍就是他們手的延續。看著一張張剛毅的臉龐,臧霸也不得不佩服,這些騎兵就是趙雲練出來的優秀士兵,在練兵方麵他自愧不如。
一刻鍾的時間,管亥帶著人已經到了和趙雲軍隊相距兩百米的地方,士兵有序地橫向展開,一個個蓄勢待發。趙雲看得出這群士兵都是見過血的,他們的冷靜和秩序已經表明了他們的強大,不過趙雲對自己的部隊是更有信心,騎兵對步兵,那是一種先天的優勢。不過事實的結果確是出人意料,騎兵在這場戰爭中根本就來不及展現他們的實力,或者說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體現他們的作用。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就在於管亥。
管亥是個勇將,他武藝不俗,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至於他自己也對自己的武藝很有信心,因此兩軍以對陣他就起了練練手的興趣,自己呢也想在兩軍麵前顯顯威風,於是他就打馬出陣對著我軍軍陣喝道:“青州黃巾軍首領在此,何人敢戰?”這一嗓子喊得絕不在張飛之下,真可謂聲震四野,樹上的飛鳥都被嚇得嘎嘎飛走。
不過我軍陣中的將領也沒有一個是孬種,哪裏會被他嚇到。這不孫觀馬上就揮著大刀奔了過去,“泰山孫觀,前來領教!”馬影如風,短短一會兒功夫,兩馬相交在了一起,孫觀的戰刀和管亥的戰刀同時向對方砍了過去,刀刃對刀刃“當”地一聲兩把幾十斤重的戰刀撞在了一起,接著“嘰”的一聲長鳴,兩把戰刀,刃接著刃劃了開來,火星伴隨著刺耳的金屬摩擦聲音灑落一定。兩個人力量都不弱,但相對而言孫觀稍遜了一籌,此時他的手臂被震了一下後已經有點發麻,而管亥隻是被震了一下再無其他的感覺。兩馬交錯而過,刀刃也隨著分離了開來。馬匹衝出一段距離後就停了下來,兩人仿佛有默契似的同時打馬而回,彈指間兩人又戰在了一處,不過這次孫觀的動作已經比管亥略微地滿上一點了,管亥的刀砍了下來,孫觀隻來的及橫刀擋在頭頂,又是一次衝撞,孫觀的麻木感比第一次又強了一點,要知道這次管亥是借勢而下,從上向下劈的力量比剛才相互揮刀撞在一起要有利的多。不過孫觀也是一個在刀口上過日子的人,他奮起餘力推開了管亥的戰刀,接著他就以巧勁對敵,頭兩次的交鋒孫觀已經明白自己在力量上和管亥還是有些許差距的。因此他接下來都以矯健的身手有效地躲避著管亥的進攻,在適時的時候又巧妙地砍出一刀,角度刁鑽、快而有力弄得管亥也很是頭疼。兩人就這樣你來我往攻防著,不過力量上那些許的差異給管亥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四十回合後孫觀就明顯地處於了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