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黃巾亂起(2 / 3)

徐晃字公明,武藝高強,為人又沉穩慎重,熟諳兵法,為三國時期不可多得的智將。此時徐晃雖然官輕地微,但由於其實力非凡,因此在軍中聲望很高。天龍認為,贏得了徐晃,就贏得了一半的軍心。

時徐晃年紀尚輕,因此做事直率,嫉惡如仇,從不畏首畏尾。他對新上任的上司天龍並沒有什麼好感,不是為別的,正是因為天龍是考張讓才升的官。天龍自然對手下眾將的態度一覽無遺。不過他也不好當麵辯解,但將帥不和何以為軍,軍紀不嚴何以勝敵?

天龍一到軍營便知大漢軍隊久未經幹戈,士兵鬆懈,軍紀不嚴,缺乏訓練。因此,天龍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製定新的軍紀軍規,大致如下:

一不可違逆將令,二不可臨陣退縮,三不可為害百姓,四不可不報外出,五不可軍營飲酒,六不可賭錢貪娛,七不可沉於青樓,八不可士兵相毆。犯此八戒者,士兵杖責二十,扣除軍餉一月,軍官懲罰加倍,大帥罰至十倍。

另頒布日常訓練事務如下:

每日卯時起床,負重四十斤跑二十裏,辰時三刻軍營操練至午時,午時休息一個時辰,下午未時進行體能訓練(如做俯臥撐之類的),申時士兵相互格鬥,酉時進行實戰練習,戌時休息,半夜有不定時的緊急集合,以適應戰場上瞬息多變的形式。

天龍適當的將現代化的訓練方法融入其中,在當時,極大的提高了其部隊的戰力。不過,現在,這樣的新規定肯定得不到軍士的認同,除了一人,那就是徐晃。雖然對於日常細節不甚清楚,但徐晃從這些看似簡單的準則上看出了天龍的確有一套,不由收起了一份輕視,不過,這還不足以令他效忠天龍。

“將軍,屬下們認為不妥!”可不是每個人都像徐晃般沉著,大帳中另一名校尉站出來,直視天龍,“將軍,屬下不服!”

這些都是天龍意料之中的事情,於是大搖大擺的坐下,說:“你有什麼不服盡管說出來!”

“你無權決定這些!”那人絲毫不遮掩,“在軍隊中,就要考實力來說話!”

天龍微微一笑,說:“你想要和我比試?”

“不,你得贏了我們這裏所有的人!”那人還真夠蠻橫,想給天龍一個下馬威。不過,天龍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於是昂首道:“好!你想文鬥還是武鬥?”

“文鬥怎講,武鬥又怎講?”

“武鬥簡單,就是你們一起上,或是一個個上來與我打鬥,最後站著的就是勝者;文鬥則是你們任選自己最拿手的一項絕技,與我比試,不必拳腳相加,隻需找一參照分出勝負即可。”

那人考慮了一會兒,說:“好,我們就文鬥!”

接下來,天龍於校場上與五名校尉分別比試。

第一場,那名叫得最歡的校尉,名叫顏坤,擅長弓箭,百步之外輕鬆射中靶心,於軍中乃是第一使箭好手。二人比試項目為蒙眼射靶心,顏坤當先射出手中羽箭,隻聽一陣清脆的破空之音劃過,百米外的箭靶中心便插上了一根羽箭。眾兵士見顏坤神技,無不大聲叫好。天龍微微一笑,彎弓搭箭,隻聽一聲“著!”,那箭靶上的羽箭便被天龍射來的箭從中劈斬斷裂,掉了下來,而箭靶上留著的隻有正中靶心的天龍的羽箭。顏坤見狀,不由心中歎出一聲“厲害”,再也沒有一絲輕視之意。

第二場,以槍刺石,看誰能夠用手中兵器一舉將巨石分成塊數多者為勝;第三場,以拳擊木,比拳力;第四場,以掌隔空擊旗,比掌風。天龍憑借軒轅劍以及自身雄渾內力加之巧妙的仙法運用,三場均輕鬆取勝。

最後,該與徐晃比試了。

“公明,該你了。”天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對徐晃說,“你要和我比什麼?”

不料,徐晃走到天龍麵前,跪倒在地,大呼:“將軍在上,受末將一拜!自此當效犬馬之勞,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天龍一陣詫異,不過還是很快的上前一步,扶起徐晃,徐晃接著說:“將軍之力,實屬當世無雙,適才四場比試已過,晃深知與將軍尚有一段差距,故不敢再做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