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著火(1 / 2)

自從韓聞未全盤接手童國升的案子,江初月這個當事人就沒怎麼管過。

童樂把胖阿姨孫子的病房號告訴他後,他決定去醫院看一下。

京城著名的兒童血液科中心,擠滿了全國各地前來治病的孩子和家長。

到處都是神色匆匆的家長,還有被病痛折磨得毫無神采的孩子。

說是病房,其實就是在醫院走廊安排了一張病床。

這家醫院病人常年超標,剛入院的孩子需要經過等待才能入住空出的病房。

走廊裏沒有空位,所有病床上都住滿了孩子。

胖阿姨正坐在床邊給孫子喂飯,現在再叫她胖阿姨已經不合適,她瘦了很多,圓圓的大臉盤變得瘦削,平白添了好些皺紋。

“王阿姨。”江初月拎著禮品,來到王阿姨身後。

“誒!”王阿姨端著飯碗,疑惑地轉頭。這家醫院全是五湖四海前來求醫的家庭,大家彼此都不認識,平時互相之間的稱呼一般是某某的奶奶,某某的媽媽。

她一眼就認出了江初月,“小江?你怎麼來了?”王阿姨放下碗筷,高興地跟他打招呼。

江初月放下禮品,朝她微微一笑:“我來看看小朋友。”

小孩子大約三四歲,麵色蒼白,瘦得皮包骨頭,手臂上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淤青,他怯生生地看著這個陌生叔叔,往奶奶身後躲。

看著眼前病弱的孫子,王阿姨臉上的笑容轉瞬即逝。

她猜到,應該是自己朋友圈發的水滴籌讓江初月看到了。

“實在是沒辦法了,他爸爸把車賣掉湊了點錢,先把院住下來,醫生說後續治療大約還有三十萬。我們在老家就一套鄉下的房子,賣都賣不掉,隻能厚著臉皮發了求助信息。”

王阿姨一輩子活得有骨氣,當年丈夫去世,她硬是沒要別人一分錢,自己起早貪黑地打工賺錢,養活孤兒寡母。

現在為了孫子,她珍惜了一輩子的麵子,可以丟掉,哪怕是一個陌生人捐助的50元,也能讓她感激涕零。

她兒子和兒媳為了賺治療費,回老家打工去了,留下王阿姨一個人在醫院照顧孫子。

現今社會住院手續繁雜,大部分需要手機操作,王阿姨用的是兒子淘汰的二手機,光各種線上繳費的APP就有五六種,老人家硬著頭皮學會了繳費預約。

微信上的水滴籌是醫院護士幫忙申請的,王阿姨一家的社交圈狹窄,認識的都是打工的底層人士,他們救助能力有限,到現在才籌到3000元。

雖然杯水車薪,但是王阿姨非常感激,她把捐獻過的人員名單記錄在一個本子上,想著等孫子病好了,把這些恩情還掉。

“車到山前必有路,隻要能治好,手術費不是最大的難題。”

王阿姨把唯一的凳子給江初月坐,她側身坐到床邊端起碗繼續喂孫子。

“是,我們還算幸運,這病能治。我這幾天見過太多比我們病情更嚴重的,有的孩子才住了一天就走了。”

走了,就是去世了。

江初月點點頭,有些安慰的話說出口是無力的,旁人沒辦法完全理解別人的苦難。

“如果有需要幫忙的,告訴我。”離開之前,江初月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

“不用不用,小江你能來看看,我就很開心了,還帶了這麼多禮品,我真的,真的不知道怎麼感謝才好。”王阿姨說著,眼眶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