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街角飯店買了兩道素菜,簡簡單單吃了飯,桌前,陸瑤菊提起店裏需要有人守店的事,兩人商量了一番,決定回去帶些被褥啥的先應付一下。
“三兒,小菊啊,我看上午店裏的人也不是特別多,下午估計也不會很忙,你們既然要回去拿東西,那我們一起回去吧,以後店裏忙的時候,我跟恁爹再過來幫忙”。
如果是閑著,江秀芳當然也是希望,能幫一點是一點,但最近田裏也要開始播種了,前一段時間剛收的棉花啥的,估計過一段時間也會有收花生黃豆啊,棉花的二道販子開車來收,得回去提前做好準備,家裏得時時刻刻都有人,不然錯過了,還得自己找販子賣。
“行啊,那一會兒我跟俺爹恁倆一起回去。”
羅政勳是無所謂的,他也看了,可能是因為昨天的事情鬧的,也可能是因為今天背集,所以街上的人本來也不多,店裏的客戶當然也就不多,他也知道地裏的活要幹,錯過最佳的播種時間會影響來年的收成。
羅雅蘭聽到爸爸跟爺爺奶奶的談話,默不作聲,大人的事,小孩子少管,她大多時候隻需要安心做小孩就行。
下午一點多,三人收拾了一下,店裏的貨也重新碼過,看沒啥問題了,羅政勳把自家自行車後座的兒童座椅拆了下來,繩子盤好打結,掛在車把手上。
“那菊,你看好蘭蘭,守會店,我回去帶點被子啥的,馬上回來”。
男人不疾不徐的回頭囑咐自己媳婦。
“行,你去吧,爹媽,恁倆也注意安全,路上騎車慢點”。
陸瑤菊看看自家男人,又看看公公婆婆,叮囑道。
“哎,好”。兩老人應下。
三個大人走了之後,店裏瞬間就空蕩蕩的,陸瑤菊在櫃台學著記賬算賬,羅雅蘭見左右無事,掂著裝種子的塑料袋,坐在小板凳上弓著腰,一一查看。
她認識的不算太多,有好些種子形態相近,她更分不清,但有幾樣北方也比較常見的,她倒是見過,所以也認識。
開的像鈴蘭花的香椿最好認,柿子樹和棗樹種子也好認,她們村裏就有,羅雅蘭翻看的時候,還驚喜發現榴蓮和菠蘿蜜種子,不多,隻有幾個,得虧她前世吃過,不然都認不出來,要是能種出來,也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至於人參,她前世也沒見過,不過是刷到一方見地的視頻,知道後麵長出來之後長啥樣,上麵會結紅色的果子,根據果型,她找到一個最接近的,到時候可以試試看。
下午來買肥料的客戶不多,陸陸續續就三四個,也就銷下去一噸,比上午要少很多,加上上午的,陸瑤菊對著賬本算了算賬,總共賣了四噸零一百公斤,收賬七千三百八十塊,數對得上。
鎖上抽屜,女人看了看坐在旁邊扒拉種子的女兒,今天背集,客人不多,現在剛好不忙,她從後院搬了另外一把椅子,把種子袋子從地上提起來,放上去,又把女兒連人帶椅子,挪了挪麵向自己,然後拉了一下自己的藤椅挪到女兒旁邊,兩人麵對麵。
“媽媽,種子你都認識嗎?要拿一支筆在這些袋子上寫上種子的名字,好區分,我隻認識個別種子”。
“行啊,我看看”。
她覺得女兒的提議很好,到時候種植到空間,還可以做一些木牌子,插在地頭,好區分每塊地都種了什麼。
她從桌上拿起油性筆,把女兒確定的那幾樣又做了一遍確認,北方常見的柿子,香椿她認識,看了一下種子,沒有別的亂摻的,直接寫上名字。
另外兩樣她有些不確定。
“蘭蘭,你確定這個是菠蘿蜜的種子?除了皮被曬的白不拉幾,跟咱北方的枇杷種子形狀挺像的”。
“媽媽,你等下,枇杷?”
“對啊,枇杷。”
“哎,我怎麼忘了?我以前讀的大學,北校區門口種了兩大棵枇杷樹,但我記得曬幹之後,枇杷樹的種子也還是呈黑褐色,南方的枇杷種子是很大的,我沒曬過,也真的不太記得了,這有些分不清啊”
“那要不就寫上枇杷或者菠蘿蜜?”
“也行”。
兩人愉快的做了決定,接下來又是一波波的討論。
“這個是榴蓮種子?這麼癟”。
“品種我也不清楚,以後賣到咱們北方的,多都是泰國進口金枕榴蓮,核小的肉就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