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微微眯起眼來的蘇首輔心中不免哀歎,惠妃掌控往來宮闈政令以來,各處的王氏子弟猶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新近入閣的王弼王玉章乃是其胞兄,一來大有橫掃朝堂之勢,以往各個自詡忠君愛國的風流名士紛紛變成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小人,加之王氏底蘊牽扯,朝中上下不日盡仰他們兄妹鼻息。
此刻朝堂裏炸開了鍋,太子監國一事放在往常是萬萬沒人敢提,現在是硬要逼著大家站隊,但是一旦押錯了寶,等著自己的豈不是萬劫不複。
隨後像是散騎侍郎郭開,博士丁原等寥寥數人站出附和,激不起什麼大的浪花。更多的人還是盯著前方老神在在的幾人表態。
蘇儀先是睜眼,瞟了下右邊大將軍衛央,隻見後者仰著頭數著大殿上一根根廊柱。又轉頭看向同在閣內的吏部尚書趙衍,這老頭因疑心蘇首輔在吏部安插了不少親信,並未露出好臉色。其餘太府卿孫煜孫仲聞,京兆尹陸友陸子棄,大理寺卿李恪李坦之等人,一個個低著頭似在數玉帶上的扣,下一刻目光便對上了同樣看來的光祿大夫王弼。
看著這胖子似笑非笑的望向自己,蘇首輔心底居然沒來由一陣慌亂,隨後卻見這胖子悍然出列,躬身道:“太子監國,是為社稷,臣附議。”
此言一出,紛亂的朝堂驟然安靜,隨後群臣盡皆行禮口呼:“臣等附議。”
傳旨太監匆匆收了折子而去,蘇首輔站定原地,聽著身後窸窸窣窣退殿的聲音,不禁啞然。
方才下了禦階,正緩步行在禦道上的蘇首輔卻被身後一人兩步趕上,隻見那胖子雙手扶住玉帶,而後拱手施禮道:“子布兄,且慢行。”
蘇怡回頭,看見來人正是光祿大夫王弼,此時那張發白麵餅似得大臉上細汗綿密。心神不禁一恍,抬手道:“原來是王大夫,不知大夫往哪裏去?”
王弼聞言,換上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子布兄莫非往東宮去?不若同去!”
蘇儀聞言瞳孔驟然一縮,道:“不知大夫何事前往東宮?”
王弼哈哈大笑:“我聽聞我那兩個甥兒十分要好,我那親外甥雖無品秩,卻也一同住在東宮裏,因此前去看望。”
二人並肩於禦道上緩步而行,卻是王弼開口問道:“今日朝議時,眾大臣皆以為應奉太子監國,蘇大人緣何不曾發表高見?”
蘇首輔緩緩道:“太子尚且年幼,如何執掌權柄,隻怕有些人趁機竊位而居,我卻以為陛下不日便能龍體康複。”
聽聞此言王弼放聲大笑,道:“真真不枉蘇相一片赤膽忠心也!”
言畢於笑聲之中放步而去,留蘇儀一人原地閉目凝神。
入夜,鼓打三更之時,數頂小轎匆匆來至蘇府門前,隨即府門開出一條小縫,一行人魚貫而入。穿過漆黑長廊從正堂出進入偏堂但見屋內燈火通明,排滿宴席已有十餘人入宴而坐了。正首上方蘇首輔舉盞而立,神情悲慟道:“而今滿朝文武在下所信之人卻隻有諸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