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連弩(2 / 2)

雲湄看到他故作輕鬆的笑臉,心裏知道他這是故意安慰自己,於是回給他一個淺淺恬淡的笑容。

周同再轉過臉時麵色已經凝重起來,因為他看到羌軍陣中爆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呼哨聲,隨後羌軍便在那名手持巨錘的銀袍小將帶領之下黑壓壓一片呈鋪天蓋地之勢席卷而來。

周同麵色堅毅,三千鐵甲覆麵的齊軍眼神中也毫無懼意,隻等周同一聲令下,三千人齊齊將手中機弩抬高,周同右臂向前一揮,於是伴著鐵擊錚鳴之聲,一片漆黑箭矢嗖嗖射向天空然後直直對著羌軍陣中落下。

一般騎軍所用之弩,射程不過兩百步,一百步內方可穿透皮甲,五十步內才能穿透鐵甲,至於那些能在馬上持弓並且百發百中之人,於漢人之中幾乎沒有,但是百餘年前在那些常年駕馬馳騁在草原上打獵的匈奴人中卻是十分尋常,因此胥高祖立國之戰,在與極善騎射的匈奴騎兵交戰之時往往苦不堪言。

但是據後來傳說,有一天夜裏,高祖在陣前偶然做了一個夢,夢中出現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那人自稱機翟老仙,在夢中傳授高祖一份圖紙,由此高祖醒來之後令人將夢中圖紙繪製下來,在騎兵所用機弩上改製成了連弩。

連弩不但一次能囊裝十二支箭矢,而且威力更勝過原來機弩的一倍,可於一百步外穿透鐵甲,更兼當時胡人全不愛穿甲,因此高祖憑借連弩之威大破匈奴騎兵,後來大胥鐵騎更是威震天下。立國以後,胥高祖深知連弩之威,因此頒下旨意,連弩隻可用於邊軍但凡民間有擅持連弩者立刻殺無赦,藩王私造連弩二十副者全部以謀逆罪論處,才從根源上斷絕了連弩給帝國帶來的危害。

而就在周同等人於城中出發前一夜,那位神秘兮兮的見野先生便手持一副邊軍連弩來到了齊王麵前,也不知這位見野先生如何使然,卻見他手持之弩擊發之時卻伴有金石交擊之聲,而那弩矢威力更是遠達四百步,於是見野先生鍾離翊便於軍中連夜打造三千副新弩交予這三千齊軍手中,也算是又立下一道保障。

拓跋那熱手持巨錘一馬當先衝在前麵,身後數千羌族兒郎如同餓狼般呼嘯著緊隨其後,數十年中胥羌邊軍交鋒大大小小已有百餘次,不過次次小打小鬧,兩邊也都互有勝負,大多發生在大胥邊城周圍,像這樣的數千胥軍深入大漠幾百裏而己方又數倍於胥軍的場麵還是頭一次。

哪怕在羌胡部落,軍中想要升職也是要看軍功,所謂軍功無非一場仗下來割了幾個漢軍腦袋,因此這幫生性嗜血的蠻夷之人見到如此大好時機怎能不想著衝到前邊多割些敵人頭顱回去換些金銀牛馬美人的賞賜,這一次更兼有著號稱第一勇士的二王子帶領,便一個個的都想著第一個衝上那座沙坡把自己的勇猛展現給王子看看清楚,以搏一個將來的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