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李旻的打算(1 / 2)

然而就在南邊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遠在冀州還有一位我們許久未見的老朋友拓跋那熱,早在平定了北方陳平之亂以後,幽冀兩州便進入了一種相對平穩的發展態勢,雖說早先幽州被陳奉割給了韃靼人大半,可那一戰亦讓北方的韃靼損失慘重。

當周汎四十二萬大軍攻打齊州之際,唯一能夠發兵馳援齊州的,也隻有身處冀州的拓跋那熱了。

正當拓跋那熱調集兵馬欲發兵齊州之時,卻被一個人攔了下來,這個人不是別人而是那位曾經的冀州之主,後來成為了拓跋那熱妻子的年輕郡主,玉屏郡主。

這個女人雖然不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但到底來說算得上一個優秀的政治家。

玉屏深知,江寧一戰齊王可謂是勝券在握,等到攻下了江寧,周同無論如何也是要稱帝的,屆時當了皇帝的周同,可不再是能夠跟這些曾經的部下同甘苦共患難的主公周同了。

作為周氏子孫中為數不多的聰明女子,玉屏則知道自己丈夫今日一旦沒有調令而擅自動兵,日後免不了授人以柄。於是拓跋那熱猶豫了。

這一猶豫就到了齊州之戰最為危難的時候,等到這時候再想攻打豫州解齊州之圍,卻又被另一個人攔了下來,這便是跟他一同奉命留守冀州的李旻。

李旻是個聰明人,而且目光長遠且毒辣。

這時候天下的格局已然明朗,周同的勝利幾乎成為了定局,對於聰明人李旻來說,所要考慮的也隻有將來,未來新的大胥朝堂上,到底能不能容得下這麼多的聰明人?

毫無疑問,李旻的功勞遠不如從一開始就跟隨周同南征北戰的鍾離翊,可是優秀的人從來就隻該存在於亂世,當天下太平之後,皇帝可就不再需要這種人了。

李年是個聰明人,可惜晚節不保,王弼也是個聰明人,奈何野心太大,這些人的下場全都有目共睹。

他李旻最聰明的地方,就是從不把目光放在當下,而是高瞻遠矚的謀取將來。

正如李旻勸說拓跋那熱的一番話一樣,

“今後的皇帝陛下,需要的不再是一個功高蓋主的將軍,而是一個聽話的臣子,將軍今欲取豫州,然時機未到,在下斷言,不出十日,主公大軍殺回齊州,屆時將軍隻需奉命出兵,緩進豫州,做些錦上添花之事即可。”

兩個政治家,一個軍事家,結果可想而知,不過到底在將來來說,還是救了拓跋那熱一條性命。

正如李旻所說,周同率軍從江寧北上,一路東渡淮水,再無任何阻礙,從代州出兵,馬不停蹄向兗州殺去。

這邊周汎還在為自己的夢想奮力搏殺,眼看岱城隻剩下了薄薄的內城,城上雖然奮死苦戰,但是城破在即,就連親自上城殺敵的王妃雲湄也身中數刀幾乎搖搖欲墜。

大將薛罡棄槍不用,手持兩柄大刀,一連斬落下城數十人,這才在亂軍之中救下來王妃雲湄的性命,不至於被亂飛的流矢奪去了性命。

兗州那邊早早傳回來齊軍殺來的消息,不過周汎準備最後殊死一搏,隻見城上再沒有一枚箭矢射下,也再無半塊石草能夠阻擋漢軍進城的腳步,現在隻需要漢軍從城上殺下去,打開城門,那麼他周同的基業,就要徹底淪落在漢軍鐵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