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的想法很簡單,這是好事啊,這得支持啊。

帝黨動了,孔融下場支持王允,最後一大票帝黨官員齊齊支持。

作為白加一派是很尷尬的,他們不能反對,他們反對就是說白加的學問和方略有問題,他們決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

皇帝看起來就像是被逼宮的傀儡,他驚恐的看著荀彧:“荀令君怎麼看?盧太尉怎麼看?”

盧植站出來說道:“還需從長計議。”

荀彧直覺此刻很難抉擇,如果想要將《青龍十策》推廣天下,那此刻絕對是最好的機會。

但是現在這事是王允提出來的,他沒安好心,他是要用這樣的方式將白加與天下世家徹底決裂。

見荀彧不答,皇帝直接問道:“荀令君對大將軍的方略不認可嗎?”

荀彧一歎,皇帝終究是個孩子,他這話不是讓剛剛還好似逼不得已的樣子都成了裝出來的嗎?

之前的一問,青龍十策可以從長計議,可他荀彧能對大將軍的方略否認嗎?

他隻能躬身一拜,“青龍十策是否適合如今天下各地,還需仔細斟酌。”

王允站出來,“陛下,新政刻不容緩。既然都認為該行新政,那不如立‘新政司’,專司《青龍十策》改《大漢十策》之事。”

皇帝裝作勉為其難的樣子,“祖宗之法不可改……但如果是新政可以強我大漢,也當行。”

他看向王允:“新政司,當由何人主持?”

王允道:“臣推舉荀令君為首,蔡鴻臚主持。”

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天子立即道:“準了!”

王允提議,卻轉瞬間就給到了荀彧手中。而且蔡邕,這位白加的準老丈人,誰敢說不是白加在主導?

一時間,群情洶湧。

《大漢十策》還沒寫下一個字,《青龍十策》的手抄本已經在洛陽廣為傳播。

天下世家震動,僅僅是逢進必考的科舉製,就已經絕了世家入士的根基。

而如果搞出來均田、納稅、編戶齊民,那簡直就是要了天下世家的老命。

青龍軍之所以在冀州玩得轉,那一方麵是黃巾把世家洗劫了個遍,另一方麵,冀州彙聚了天下的財富,那些冀州世家轉型起來並不難。

可現在的大漢,大半世家都是在土地上獲得利潤,靠隱瞞戶口逃稅。

而真正的大家豪門,是靠著察舉製的孝廉製度累世為官,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這個時候,白加還在荊州坐在小孩那桌,聽到了這個消息。

龐德公已經算是有識之士,可也隻是在做兩手準備。

更多的其他世家們絕沒有那麼簡單就會屈服,而且不實行新政人家活得好好地,憑什麼你一搞新政,我們就被你們搞平均了呢?

諸侯們本來被白加壓得喘不過氣來,可這消息一到,當地的世家大族竟然主動過來給人給錢了。

最明顯的就是江東,孫堅因為與白加的矛盾被廣泛傳播,早就是白加必然的反對者。

江東四族,顧、陸、朱、張四家人齊齊倒向孫堅,以家族名義發出號令:誰敢支持劉繇,就是與四家為敵。

結果嚇得劉繇扔掉大軍自己逃走,江東之地都被孫家占據,袁術伺機南下,占據了壽春等一部分江北地區。

而揚州不過是天下的一處縮影,其餘地區世家們紛紛站隊,他們懼怕白加,可這份懼怕在《青龍十策》的壓迫下,他們就算戰戰兢兢,也隻能站在白加的對立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