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百官也都不在這裏,說不得過一會兒就會來,畢竟也都是儒生。

隻是現在皇帝退位,這恐怕更重要一些。

也不知道皇帝的退位詔書會怎麼寫?白加覺得好奇,他隻是對清帝遜位詔書有些印象,那也是一國正統的來源。

而在城南的祭壇,劉協跪倒在祭壇之上,向著上天祭祀,親自念出那被改過無數次的退位詔書。

“……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無窮。朕羨而慕焉,今其追踵堯典,朕自退位,皇位唯有德者局之。”

有德者?

劉協心中冷笑,卻也無可奈可。

連忠君都不懂,算什麼有德者?

可這裏沒有人理會他的碎碎念,曹操接過漢帝的詔書,微笑道:“山陽公,請隨曹某去參加封聖大典吧,畢竟山陽公也是讀聖賢書的。”

劉協對著曹操一禮,“曹丞相請。”

百官隨行,劉協的車駕也換成了四駕馬車,向著城東而去。

當百官進入視線,鄭雲走到白加身邊,“大哥,可以登祭壇了。”

白加身穿紅色冕服,向著祭壇緩緩走去。

鄭雲小心的給他交代:“必須一步一個台階,速度不可太快,注意聽下方的雅樂。”

白加覺得這東西真是繁瑣,但是也無奈,慢慢的向前走。

他登上祭壇,緩緩的向上而去。

四周的樂隊奏響,雅樂聲中,讓一切都顯得莊嚴肅穆起來。

隨著白加不斷地向上攀行,隨行的士子大儒停步。

再向前,弟子停步。

再向前,鄭雲也停下腳步。

他低聲道:“大哥,聖人之位,隻有您一人,您隻要在祭壇頂端靜立,聽到我等呼您為聖,就可以傳下聖諭了。”

竟然不需要白加做任何事情,全自動完成。

白加點點頭,繼續緩慢的向上攀登而去。

就在白加攀登的時候,百官已經就位,站在隊列最前的卻不是曹操,而是剛剛做了山陽公的劉協。

其後才是曹操、盧植、荀彧、郭嘉等一係列百官諸人,紛紛肅穆。

而在另一列則是儒生,為首乃是鄭玄、陳琳、王粲等當世名儒,其後士子手捧書卷,衣袂翩飛。

軍士整齊列隊,靜默的看著祭壇上依舊在緩緩攀升的那個身影。為首的正是白加的弟子華雄、義子呂布及在京諸將。

道門道士也安靜肅立,手掐法訣,一副寶相莊嚴。

楊彪站在祭壇之上,聲音高亢:“封聖儀典,陳孔璋念祭天告文。”

白加站在祭壇最頂端,一個人孤零零的站著。這祭壇太高,楊彪喊話他竟然聽不清楚這家夥到底在喊什麼。

陳琳此刻有點激動,因為這事儒門封聖儀典。作為曾經跟白加合著《沉思錄》的大儒,他才有這個機會。而這祭天告文,也是他親自草擬。

單單這份祭天告文,就足以讓他名垂青史。

陳琳轉身向著下方的諸色人等,聲音鏗鏘。

皇天後土,至聖先師,祖宗神靈,三清道尊:

今有白加白乘除,承天受命,文以教化四方,武以平定天下,德稱天下楷模。

其仁德廣播,以仁愛之心感百姓,以禮儀之教化風俗,使友鄰和睦,百姓安居,泱泱華夏皆仰其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