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曆273年,這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裏,休斯頓帝國這個古老的帝國終於爆發了動蕩整個帝國的內亂。在這一年裏,一直處在諾曼帝國、休斯頓帝國和安洛斯王國三者夾縫之中的安彼得公國終於被諾曼帝國和安洛斯王國瓜分。在這一年裏,戰爭教會的教宗菲利普聚集的戰爭教會激進黨分子集團在腓特烈親率的皇家近衛軍,以及阿靈頓公爵率領的帝國西南兵團,巴內特公爵率領的貴族聯軍三方圍剿之下敗退至戰爭教會的聖地韋皮埃爾。
戰爭教會教宗菲利普的傷勢比腓特烈大帝的更加重一些。雖然菲利普在與腓特烈大帝一戰之後成功安然地率領自己的麾下撤出了帝都阿爾薩提亞。但是不久之後傷勢卻一下子爆發了出來。在經過比腓特烈大帝更加漫長的療傷之後,菲利普正式向自己的麾下宣布自己療傷失敗後,並將自己教宗的位子傳給了原戰爭教會騎士長威利姆斯。這一點讓戰爭教會中的很多人都感到驚訝,因為騎士長威利姆斯是溫和派的領導。而如今菲利普所做的一切顯然是傾向於武力派的。按理說,就算菲利普現在要退位也應該選擇作為武力派的領袖原戰爭教會的大祭司莫索艾爾,而非騎士長威利姆斯。有人說,菲利普之所以選擇騎士長威利姆斯的原因是,菲利普在就任戰爭教會教宗之前,就是戰爭教會的騎士長。所以他更傾向於同樣是騎士長的威利姆斯。然而這種說法其實是根本站不住腳跟的。不說菲利普雖然沒有做過戰爭教會的大祭司,但他卻曾經在就任騎士長之前,卻是職位隻低於大祭司的十三位紅衣祭祀之一。而菲利普當年能夠成為教宗,與他同時得到了教中祭祀和護教騎士兩股主要勢力的支持這是密不可分的。單單是說,像是菲利普這樣的人根本不可能草率地僅憑自己曾是騎士長就青睞於現在的騎士長這樣簡單的原因就決定下任戰爭教會教宗是威利姆斯了。
事實上,菲利普看到的是戰爭教會敗亡在即,所以才選擇了一向主張與貴族和諧共處的大騎士長威利姆斯來擔任下一任的教宗。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戰爭教會教宗的主要任務是保住戰爭教會,而不是繼續妄想去顛覆整個帝都的貴族。顯然大祭司莫索艾爾在這方麵嚴重不適合作為下一任的教宗。而為了騎士長威利姆斯能夠順利繼位,菲利普表現出了作為一個組織領導最為強大的決斷力。
“對於現在的教會,出現兩個聲音是極其可怕的事情”,菲利普這麼想著,所以菲利普在下定了決心之後,就動用了自己生命中最後的一點力量聯合騎士長威利姆斯直接在某一次戰爭教會高層會議上將大祭司莫索艾爾給擊殺了。並且直接動用曆代教宗直屬的武力武裝將參與此次會議的所有武力派高層全部一舉擊殺,自此戰爭教會徹底被溫和派掌控。這可謂是在戰爭教會這位“病危的巨人”身上來了一次大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