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號角聲的響起,在各隊指揮下,位於最前階的號手和長官立即帶著自己的隊伍開始行動。
首先位於隊伍最前方的3600名趙邊騎平均分成兩隊向左右兩翼擴展,緊接著跟在他們背後的2000名趙國騎兵和1000名趙巡騎立即平分成兩隊,跟在他們身後,最後由6000名趙國騎兵立即向前前進,在隊伍正中間組成了雁身。
在行進過程中,兩邊雁翼的趙國騎兵立刻加速向前,跑進趙邊騎的隊列中,與趙邊騎和趙國騎兵交錯排布,趙巡騎則整體散步在雁翼的背後,當做散兵做收尾工作。
隊伍僅僅用了不到30秒的時間,便完成了一個大鵬展翅的Y字形,此刻兩軍之間僅剩了不到150米,眼看就要和遊牧族的騎兵隊伍相遇了,驍騎也不含糊,直接冷靜的對傳令兵下令道“展翼!衝鋒!”
隨著傳令兵接連3聲的長號角聲響起,這支大雁的兩翼,率先將馬速提到最大發起了衝鋒,這兩翼迅速展開與雁身一起形成一個半圓,在完成這一切後,驍騎率領的雁身也立馬加速發起了衝鋒。
而對麵的遊牧族騎兵在行進過程中也快速的進行變陣,他們的變陣與驍騎部隊相比就要簡單的多了。
他們隻是將原本的行軍隊列,迅速散開,每個騎兵與前後左右都有5米的距離,形成一個個菱形,從天空中看去,此刻得遊牧族士兵組成的隊伍,就如一片巨大的魚鱗一樣,這就是騎兵最常用的魚鱗陣。
現在如果我們從天上觀察戰場時,我們就能發現,此刻在趙國邊境線外,一支大雁和一片圓團狀的魚鱗,正在迅速靠近,眼看就要撞在了一起。
在雙方隊伍間距僅剩120米的時候,還在變陣的趙邊騎們,在變陣的同時,還率先發起了攻擊,那一支支羽箭連續不斷的射向了迎麵而來的遊牧騎兵。
在馬全力衝鋒的狀態下,這些穿著皮甲的遊牧騎兵們,根本就抵擋不了極速飛來的羽箭,兩軍還未短兵相戰,便有大量的遊牧騎兵被射倒在了馬下。
隻是這短短的120米,在雙方戰馬的全力衝刺下,相遇在一起也僅僅隻要5、6秒的時間罷了,這些精銳的趙邊騎在這個條件下,僅僅能堪堪射出兩箭。
因此在射出第一箭後,趙邊騎們便開始加速向陣型的兩翼移動,遠離迎麵衝來的遊牧騎兵們,而與趙邊騎一同處於兩翼的趙國騎兵們,則直接腋下夾著長槍迎著遊牧騎兵衝了上去。
這讓原本打算趁著這些趙邊騎拿著騎弓來不及換馬槊,而趁機上來占趙邊騎便宜的遊牧族騎兵們,瞬間就破產了。
遠離了遊牧族騎兵隊伍的趙邊騎和趙巡騎,在趙國騎兵的掩護下,快速散開,跑到遊牧族騎兵隊列兩側100米外,對著遊牧族騎兵隊伍們,進行了一波削皮攻擊,巡騎們由於騎弓射程較短隻有80步,隻能選擇攻擊向趙邊騎殺來遊牧騎兵。
此時負責追擊的8000名小程堡騎兵,在幾個校尉的帶領下,立即放緩了馬速,在看到驍騎與遊牧族騎兵戰在一起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