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緊接著隻見500多名由強盜組成的弓箭手部隊,開始還擊不同於綠林強盜們使用的短弓,一般強盜們的弓箭要做工要更加粗糙。
但是赤峰寨的強盜卻不在此列,因為擁有鐵礦且占據著商道,赤峰寨強盜們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給養待遇方麵都十分的豐厚。
因此他們用的是商隊們比較喜歡用的長弓,這種弓威力要大於短弓,但是由於對使用者的力量要求較大,因此射速要遠低於短弓,隨著強盜弓箭手們箭雨的落下。
蘇村這邊當即就有數十名探出頭,觀察聯軍動向的士兵中了招,他們就那樣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眼看就救不活了,而射在盾牌上的弓箭力道也很大,直接震的士兵持盾的胳膊生疼。
看著身邊不時有同伴倒下了,這些剛訓練沒多久的士兵們頓時陷入了一片慌亂,還好他們身邊經驗豐富的軍官們很快就起到了作用,隻見他們不懼箭雨,在軍陣中不斷糾正著士兵們的姿勢“幹什麼啊!慫包!老老實實的把盾舉好了!弓箭專找不聽話的膽小鬼!”
“還有你!離同伴那麼遠幹啥!貼緊貼緊!你們要讓盾牌排成一堵牆才有效果!”
不過兩軍短短四五十米的距離,在聯軍的全力前進下,僅僅不到一分鍾,聯軍便殺到了蘇村軍陣前,雙方隨即便開始進行慘烈的短兵相接。
最先與蘇村接戰的是沒有千人對戰經驗各寨組成的山賊隊伍們,第一次經曆這種規模作戰的他們,以寨為單位分為多個小隊,在幾名戰力較強的頭目的帶領下,對蘇鎮的槍陣兩翼發起衝鋒。
而作為核心力量巨峰寨的強盜步兵和各村的並州民兵們則組成與蘇村相同的槍陣,從正麵向著蘇村的槍陣全力殺了上去。
在隆隆的鼓聲中,同樣是進攻,側翼和正麵戰場表現出來的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情景。
在側翼戰場上,隨著蘇村基層軍官不斷的“禦!刺!禦!”的命令下達。
陣列中的士兵隨著命令不斷的做出改變,隻見在軍官的命令下,第一排士兵用長槍精準的抵住對麵的武器,緊接著號令再次響起,第二排士兵便開始用長槍對被限製了行動的敵人發起進攻,最後在第二排士兵發動攻擊後。
根據眼前的戰果,第三排士兵依照命令用手中長槍或是補刀敵人,或是抵住想要衝上來的敵軍士兵,為前兩排的士兵提供進攻條件。
而正麵槍陣對抗則會有略微的偏差,第一排士兵負責用槍盾配合守住陣線保護軍陣,第二排負責全力攻擊敵方盾陣尋找破綻,第三排則選擇從敵人的破綻中進攻趁機進攻殺傷敵軍。
因此最前排的士兵基本上都是體力充沛的壯漢,第二第三排的士兵則基本上都是見過血的老兵,在兩軍實力相近的情況下,這樣的戰鬥完全拚的就是雙方的體力和堅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