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南境防線已經名存實亡,兩國主力在得知我軍北上之後,已經停止前進,大軍在距離南部邊境100裏外的七長原安營紮寨!”
聽完手下的彙報,驍騎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看著地圖淡淡的說道“我軍傷亡如何?”
一旁的書記官聽後,立馬回複道“此次戰役我軍共損失了6萬大軍,其中超過半數都是在囚籠關損失的!”
“哦?這麼說來,這個東昌國的軍隊在巷戰方麵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書記官聽後滿臉驕傲的說道“實話說東昌國的大軍,在這次戰鬥中的表現,要明顯要強於西昌國,但對於我們並州軍精銳來說,依舊還是土雞瓦狗!”
驍騎笑著點了點頭後,繼續問道“那南境其餘各個邊境未占領的城池情況如何呢?”
武王宏聽後立馬起身彙報道“受我軍強大攻城能力的影響,殘餘的各地守軍已經鬥誌全無,據暗探的彙報,這些城池中的部隊大部分已經有了北撤的心思。
而剩下的那少半部分,已經有了向我們投降的心思!我軍密探已經前去商討具體的投降事宜了!”
眼見邊境戰事已定,驍騎滿臉興奮的下令道“很好!傳我軍令!命令抽調6個補充軍,立即補齊各軍團編製!準備迎擊東西昌國的85萬大軍!”
“是!大將軍!”
另一邊西昌國和東昌國主所率領的南征軍團共85萬大軍,在寬度長達200裏的七長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近百個營寨,不過即便是到了現在,兩國兵士依舊對對方保持著十足的戒備之心。
他們不僅不在一起紮營,而且雙方還以七長原中心為界限,劃分了防禦範圍,東麵由東昌國大軍駐守,西麵由西昌國大軍駐守,在將軍營寨的中間,更是直接分隔出一個長達一裏的緩衝區。
在得知並州軍大舉向北進軍的消息後,雙方國主在迫不得已之下,進行了首次會麵。
雙方軍士按著約定派出3千近衛在兩軍大營中間建立一個會議營寨,在數萬將士兩國將士的護送下,先後來到了位於緩衝區最中間的那座大帳之中。
一進入大帳雙方將領和侍衛便分列兩側,十分戒備的盯著對方,唯有兩位國主十分淡定的坐在了大帳最中心的兩個麵對麵的桌子上。
由於是西昌國主先行到達的,因此一進大帳東昌國主便十分熱情的和其打招呼道“賢侄讓你久等了!”
西昌國主聽後滿臉客氣的說道“叔父客氣了,晚輩等長輩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既然情況已經危急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趙軍隨時都可能打過來,孤現在隻想問國主一聲,之後得戰鬥我們兩家該怎麼打!”
東昌國主聽後,滿臉慈祥的說道“你我兩軍85萬大軍,在這長達二百裏的七長原上建立營壘,正好將南方通往北方最佳的幾條通路完全,敵軍上百萬大軍如果想要北上,如果想要不斷糧必將經過七長原。
隻要我們再七長原的營壘為核心,擋住敵人的一兩個月,巨大的消耗必將使得勞師遠征的趙軍堅持不住!到時候他們必將後撤!”
西昌國主聽後十分認同的說道“南麵通往七長原的道路雖然道路,但是都是十分狹窄的小路,而西長原北麵則都寬闊明亮的大路,如果他們想全場走大路運送糧草至少需要多繞兩倍的路程。
這樣我軍將有充分的時間加固營壘,而北高南低的地勢又大大加大了敵軍的運送物資的難度,一來一回我們隻要卡在西長原上,運糧條件反倒是要優於趙軍!
不過我國境內可是有大量的趙軍騎兵在活動,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我們的後勤線,我感覺在這和趙軍拚,怎麼也是我們吃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