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結原因都在於聯盟高層都過分迷信自己手上部隊的實力。
在對外征戰時,隻想著一味的占領更大的領地,結果忽視了自家大軍本身的耐力極限,也小瞧了本土勢力的實力,最終在周圍各地本土勢力的集火進攻下。
這些聯盟無一例外的丟掉了自己的征戰主力,為自己的自大付出了沉重代價,最幸運的新任魯國國主戰天,都在遊牧族和高山族的聯合進攻下丟掉了青州一半領土。
而其他幾個國家的盟主就更別提了,直接丟掉了自家近7成的領地,並且由於這些聯盟實行的都是聯邦製。
在盟主失敗後,本就靠著聯合各個大中型勢力組成的聯盟,迅速瓦解重組成了數個新的大盟,為了盟主之位各大聯盟自己戰成了一團。
直到現在有些人才似乎看明白了驍騎的高明之處,因為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裏,並州軍由於嚴守各地城防,成功擋住了其他州府遊牧族的軍事入侵。
並且在之後的戰鬥中,晉國北方方麵軍靠著精良的武器,以及將領無比高明的戰術,打的南侵的遊牧族節節敗退,最終使得遊牧族被迫承認了晉國這個新興的勢力。
就連原本嘲笑驍騎最厲害的CN聯盟,也由於在還沒完全占領雍州,便發起了南下益州的戰役,結果在蠻族和遊牧族的聯合進攻下。
這條四處漏風的邊境完全就阻攔不住外族的入侵,在僅僅不過兩個月的時間中,便丟掉了大半領土。
蒙驁集全軍精華打造的兩萬鐵鷹銳士,由於需要四處救火,最後待到局勢穩定之後,被打的隻剩下了不到兩千人。
這場戰鬥直接幹掉了CN聯盟60%的實力,和超過8成的底蘊,我要知道蒙驁的鐵鷹銳士基本上是CN聯盟平均一千多名士兵中才精選出的一個。
不過即便是這樣CN聯盟還是沒有安分下來,整個聯盟無時無刻不想著要打回去,重新編練一支上萬人的鐵鷹銳士。
隻是被他們搞得消耗了上千萬青壯的雍南地區,想要重新組建起像原來部隊一樣有實力的隊伍,恐怕短時間內是無法實現了。
另一邊隨著全國各地戰場上各個開拓領主,在領地擴張過程中均出現了後繼無力的現象,有些領主在遊牧族的突然反擊下,由於擴張太快,邊界兵力不足,直接被遊牧族打回來了原形,最慘的直接被打成了光杆司令。
最終受武器裝備和本身兵員的影響,這群不把npc當回事的聯盟們終於老實了,為了保全自己的地盤。
眾人不得不被迫由進攻轉向了防禦,然而就在各部準備沉澱一段時間的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之時,又一個噩耗也隨之而來了。
由於失去了精銳部隊為領地內部壓陣,原本在各地潛伏的投機分子和各大勢力的餘孽立馬跳了出來,開始在防禦空虛的聯盟腹地內展開了大規模的起義。
就連自認為對地方清繳十分到位的CN和戰氏一族,都出現了副將甚至是軍團長一級的npc帶隊叛亂的事件。
就拿隔壁的冀州來說,都有好幾個魏國排名前二十的聯盟由於npc背叛而聯盟直接被打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