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役,東部沿海再也沒有戰亂紛爭。

百姓們過起了太平日子。

那些一開始有些反對東伐倭國的大臣徹底閉了嘴。

而昭帝這次徹底傷了元氣,雖然醒了卻再也無法恢複如初。

他不顧趙瞻的反對,毅然決然將皇位傳給了趙瞻。

自己要做一個悠閑的太上皇。

都說一山不容二虎。

昭帝退位後離開了京城。

想來想去,他去了涼州。

涼州遠離京城,不會因為自己的存在對新皇的政策有什麼影響。

而且,涼州這幾年在楊致遠的治理下簡直是脫胎換骨。

說一句塞北小江南也不為過。

太後見昭帝執意要前往涼州,知道阻攔不住,也便隨他了。

至於昭帝的後宮。

也好說。

畢竟他的後宮本來人就不算多,而且又都沒有子嗣。

唯一一個有子嗣的是哥舒雅。

她生的小公主快一歲了。

哥舒雅聽說昭帝要去涼州,第一個請求伴駕。

畢竟,涼州臨近草原。

也可以緩解她思鄉之苦。

昭帝也舍不得小公主,所以就允了哥舒雅。

其他的妃嬪一律放出宮去,即便自擇嫁人昭帝也不再管。

如有不願回家的可繼續留在宮中,享太妃待遇。

這對那些幾十年幽居宮中的女人來說簡直如蒙大赦。

幾乎所有妃子都選擇了離宮回家。

當然也有一些家裏人都死光了無處投靠的,選擇繼續留在宮中。

也有一些娘家有人也繼續留在宮中的。

這些人都是別有用心的。

她們要麼族中有兄弟姐妹等著拉扯,要麼父兄不允許她們回家。

畢竟宮中多個人總比沒這個人要好。

再說了,新皇登基,總要選秀什麼的。

宮中多個人,就多一成把握。

然而很可惜,新皇登基並沒有安排什麼選秀。

宮中仍是有太後作主。

整個宮中除了宮女連個姑娘都少見。

新皇帝年號為明,是為明帝。

明帝的日子過得像個苦行僧。

有大臣私底下戲稱現在的皇宮是個和尚廟。

每說起來都搖頭覺得慨歎。

這個皇帝當得沒意思,還不如他們這些大臣,嬌妻美妾好不自在。

參加了趙瞻的登基大典,安安就又回去開始了她的運河路線勘察。

追風和葉寒回了涼州。

楊學義和趙大留在了東番。

趙大等一幹人等果然從軍功起家,脫了暗衛身份。

但他們從不敢忘自己的本份。

所以即便是趙瞻高坐廟堂之上,大魏各地的消息,乃至周邊幾個國家的動向,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東番島上的日子非常枯燥。

楊學義沒事兒了就帶著順兒駕著小船到處去探險。

東番島周圍有很多無名島嶼。

這些島嶼就成了學義的探險樂園。

有一天,兩人又架船出海。

沒想到遇到了海嘯,兩人的船被海浪撕碎。

人也被海浪拍暈了。

等他們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被倒掛在樹上。

學義是先醒過來的。

他發現自己和順兒被倒掛著,下麵好像還有人看守。

看守的人像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