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臨界北疆,天氣惡劣時有天災,是晉朝的荒亂重地。幾乎每年入冬,都要請朝廷開倉賑濟,每年這差事,都是交由內閣大臣或者某位侯爵主辦。而今年韓雲洸剛封了王,李貴妃下了死命令非要他掙得這個差事不可,韓雲洸便跑到宣德殿指天劃地一番豪氣幹雲,但他畢竟沒有經驗,皇帝與內閣一時商議不下,又趕緊召了韓雲洌過來。
“三弟初封王,感念父皇恩德,自然也是想幫父皇分憂,心意拳拳,情理之中!”韓雲洌道,“隻是賑災不是小事,三弟年紀輕輕,沒有經驗,隻怕會有不周道的地方!”
“父皇!”韓雲洸一聽韓雲洌的話,趕緊上稟,“父皇若是擔心兒臣輕浮,派些老練的大臣跟著兒臣就是!戶部尚書也曾主理過賑災事宜,不若就命尚書大人與兒臣同去如何!”
韓雲洌嗤笑。戶部尚書可就是韓雲洸的親舅舅啊,一邱之貉狼狽為奸,這賑災款可就真成了李家人的盤中餐了!
皇帝一聽韓雲洸的話臉色也不豫了,任人唯親勾結朋黨,在哪個上位者麵前都是大忌!有些善於察言觀色的,立馬就上前反對了,一時殿中吵得不可開交。
“厲王殿下初出茅廬,摩拳擦掌,自然心中是有一番偉略的。”丞相於議出麵調和,“隻是殿下的確年幼,濱州苦寒,殿下身份尊貴,實在不宜親涉險境!”
“為父皇分憂豈能言苦……”韓雲洸急急反駁卻被皇帝打斷了。
“雲洸已封王,的確不算年幼!當年朕十七歲就已隨前煌軍上戰場,你也該出去好好曆練才是!”皇帝幽幽道,“隻是,你的確資曆不足,若要前去,也該找個老人兒帶著才行!”
韓雲洸聞聽目的達到已是欣喜若狂,剛想上諫李家卻被韓雲洌打斷。
“父皇!”韓雲洌撩起衣袂一跪,“兒臣請旨前往!”
此言一出,眾臣紛紛反對,無外乎“太子乃皇儲,不可輕出”、“已經有一個皇子前往,不能再出一個”之類,韓雲洸也是嚇得一身冷汗,生怕皇帝準了韓雲洌所請。
眾人推舉了幾個,皇帝都不滿意,僵持不下之際,外頭宮人來報,隋王爺來了。
隋王見了禮之後就告訴皇上,為濱州賑災押糧的軍隊已編排好,隨時候命。
皇帝不禁頭疼,軍隊備好,可這領頭人卻還沒找到!
韓雲洌卻突然問到:“皇叔的嘯林軍曾往北疆救過災吧?”
“自然!”隋王郎聲道,“北疆樊城,有一年大雪吞山,青黃不接顆粒無收,雪崩埋了多少人家,臣奉皇命賑災救人,一直忙到第二年開春啊!”
於議接著說:“開春之後,王爺親自下地幫百姓耕種,直到禾苗出芽才肯回京,深得百姓讚譽啊!”
此話一出,落葉知秋的臣員已知太子用意,紛紛向皇上舉薦隋王。
出了宮,隋王才反應過來,開始抱怨韓雲洌:“你怎麼也不事先與我說一聲,剛才我可真是懵了!”
“事出得急,我也沒想到雲洸會搶這份差事!我無法才會請命同他前往,我知道父皇必不會同意,隻想拖延時間而已……虧你來得及時,否則一時之間,我還真找不出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