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仇趙國(2 / 2)

公元前244年,這一年李牧的人生出現了轉折。由於同為四大名將的廉頗,因小人誣陷,而被迫跑到魏國。多年後,經過幾經轉載,最後病死在楚國首都。趙悼襄王沒辦法,把李牧從邊關外調回來,命他領兵攻打燕國。很快,攻下了武遂、方城。七年後,秦始皇派大將桓齮,攻打趙國平陽邑,殺了趙將扈(hù,護)輒,斬首十萬人。趙國封李牧為大將軍(三軍總司令),在宜安進攻秦軍,兩軍在肥城之下交戰。此戰結果秦軍大敗,桓齮率領殘部逃跑。此戰後,李牧被封為武安君。四年後,有在番武打退秦軍。並向南抵禦韓國和魏國。可惜好景不長,一年後,趙國代地發生地震,嚴重到裂開東西寬一百三十步的裂溝。我粗算了下大概有28.6米長(不是很精確)。第二年有發生大規模饑荒,就連百姓都唱出:“趙人大哭、秦人大笑。如果不相信,請看田裏不長苗。”這歌謠很快就靈驗了。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派大將王翦率領上地的軍隊,攻占了井徑。楊端和率領河內駐軍一同進攻趙國。趙國派出李牧、司馬尚抵禦秦軍。這是戰國四大名將王翦和李牧,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直接交鋒。關於這場戰爭規模,並無太多記載。不過可以看出,在李牧麵前,王翦視乎討不到任何的便宜。否則秦國也不會再一次故技重施。首先向趙王的寵臣郭開賄賂很多金錢,讓他施行反間計,造謠說李牧、司馬尚要謀反。都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況且趙王遷本身就是一個無賴,他母親原本是個妓女,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得到了趙悼襄王的寵幸(君王還會去**),而且為了能讓她的兒子登上王位,還不惜廢掉正妻所生的長子趙嘉。所以當他聽信讒言後,遍派趙蔥和齊國將軍顏聚接替李牧,但李牧卻不接受命令。趙王派人暗中趁其不備逮捕了李牧,還把他殺了,順便撤了司馬尚的官職。可惜李牧,做為一代名將,最後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自己君王的手上。三個月後,王翦趁機率軍攻擊趙軍,趙軍大敗,殺死趙蔥,顏聚逃亡。於是邯鄲被攻陷,趙王遷投降。嬴政得到消息後,親自駕臨邯鄲,不是想故地重遊一番,而是找到過去與他母親家有仇怨的人全部活埋。從此趙國土地全部歸屬秦國,而趙公子嘉率其宗室數百人逃往代地,自立為代王,還和燕國合兵一處,共同駐紮在上穀。於公元前222年,被王翦的兒子王賁俘虜。從此趙國才正式滅亡。

好了寫道這裏我也就不寫了,當初本來就計劃寫前4篇,畢竟個人能力有限,而且吃力不討好的事誰喜歡做。大家要是喜歡的話,麻煩到我博客裏留言。雖然我隻寫了前四篇,但後麵的故事結構我都有低了。裏麵所提及的疑團,大家可以到問問上去提問,我相信裏麵的比我牛的人還是很多的,本人也經常在上麵混。如果有緣的話我會給大家一一解答的。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