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上麵的孫氏笑語盈盈的說:“哎呦,這就是咱們府的大姑娘嗎?真是個標致的姑娘,你看這些年你在寺裏為王家姐姐守孝,咱們母女也一直無緣見麵,今日終於見著了。”
這孫氏一邊說一邊笑,卻沒有讓子葉起來的意思,子葉也不著急。
子葉隨又自袖中拿出一個小荷包,雙手舉國頭頂,說:“女兒無緣麵見母親,但在寺裏日日為母親祈福,這荷包裏的平安符是女兒在佛前專門為母親求得,還求了了悟大師守著這平安符念了一日的經文,定能保佑母親身體康泰。望母親不要嫌棄。”
那孫氏聽完,這平安符竟是了悟念了經文的,喜得連連說:“快起來快起來,拿過來我看看。”
子葉趕緊站起來,小步走到孫氏麵前呈上平安符,那孫氏打開一看,果然是棲霞寺裏了悟特殊發放的那種平安符。
孫氏想,這了悟大師特製的平安符寺裏每月隻會發放5個,自己求了多次,一直沒有如願,沒想今日竟得了一個,回頭就給華哥兒掛上。
隨看著子葉的眼神柔和了很多,拉著她的手站到自己的麵前,說:“一看這孩子就是個懂事良善的。”
又褪下手腕上的一個鐲子放到子葉手裏:“母親也沒有給你準備什麼見麵禮,這個就拿給你玩兒吧。”
子葉屈膝謝了孫氏的賞,把鐲子給了身後的吳嬤嬤拿著。孫氏看見吳嬤嬤和枝兒問:“你們是大姑娘帶回來的嗎?”
吳嬤嬤和枝兒趕緊行了禮,吳嬤嬤答道:“回夫人話,老婆子是小姐的奶嬤嬤,這個小丫頭是小姐的丫鬟,在寺裏一直是老婆子和這小丫頭照顧小姐。”
孫氏又隨意問了些飲食起居之類的,吳嬤嬤具都撿著那可憐的說了。
孫氏聽完又傷感的說:“你們在寺裏受苦了。你們倆是有功的,把大姑娘照顧的很好。”又吩咐陳嬤嬤一人賞了一個小荷包。
那王有貴家的一看賞了吳嬤嬤他們自己卻什麼也沒有撈著,趕緊上前一步說:“夫人,大小姐來的路上遇見山賊,老奴們拚死保著小姐,小姐才能好好兒的回來的。”
那王婆子剛說完,陳嬤嬤就上前,照著王婆子的臉大了一個大耳刮子,說:“夫人和小姐在說話,有你插嘴的地兒嗎?夫人讓你說話了嗎?不懂規矩的東西。”那王婆子也知道自己這次有點兒莽撞了,趕緊跪下,一個勁兒的磕頭。
話說那孫氏聽完王婆子的話,臉色都變了,知道的以為是震驚的。其實是暗恨這王婆子哪壺不開提哪壺,自己精心安排的計劃竟就落空了,真是咬碎一口銀牙。
也不管王婆子在磕頭,趕緊又拉著子葉的手,疼惜的說:“哎呦,快著,我看看,沒有傷著哪兒吧?”
子葉心想,媽呀,太能裝了!但還是滿臉帶著感動的說:“謝母親關心,女兒沒事兒。”
孫氏又問了吳嬤嬤,吳嬤嬤又細細的和孫氏說了路上的事兒,把馮府的外孫李洛救了大家的事兒也一一細說了一下。
那孫氏蹭一下站起來激動的說:“什麼??馮府的外孫子李洛救了你們,還有那了悟大師親自送你們回來的!!”
孫氏這時心裏真是百轉千回,本以為自己安排的很好,不傷這丫頭的性命,起碼把她手裏的那些銀錢搶過來,好為老爺往京城調任疏通打點。現在銀錢雖沒到手,卻和馮府搭上了線,這馮府的老爺子是回鄉頤養天年了,可這老爺子的大兒子在京城確實從二品的翰林院掌院學士,真正的天子近臣。馮老爺子的女兒嫁給了鎮國公府的嫡子,唯一的兒子現在已經封了世子,就是這叫李洛的。
話說不怪孫氏激動,實在是為了張培勤能進京任職的事兒,這夫妻倆真的是跑斷了腿,可惜都沒有成效。
話說著四品的外放不如六品的京官兒,自來這京城的官兒就比外放的要高好幾個檔次。夫妻倆把該托的人都托了,自己的娘家現在又是個借不上力的,不怪乎孫氏莫名激動。現在竟然可以和馮府搭上線,那日後登門謝謝救命之恩也是順理成章,越想越覺得老爺這次的升遷指定是十拿九穩。
子葉一見這孫氏激動的恨不得跳起來,自己被她抓著的手使勁兒一捏,隻覺得疼死了。看來這這馮府對自己父親母親來說定是想盡辦法要巴結的人物。
隨即見縫插針的說:“母親,那李公子說,他外祖家有幾個和女兒差不多的女孩,說他府裏有聚會的時候會邀請女兒去參加,還說有時間也會讓馮府的女孩兒們來找我玩兒。”
給讀者的話:
古代俗話說,四品的外放不如六品的京官兒。所有的官員都擠破頭的願意去京城,
在京城結識的人麵兒廣,成為天子近臣的機會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