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甲蟲甩給家養小精靈閃閃照顧之後,澤安德就能夠騰出時間去關心法國那邊的局勢了。
最近,法國那邊的輿論環境可以說是群魔亂舞。站在兩個立場的媒體不停爭吵還互相攻擊,其中還有不少立場反複橫跳的小報在裏頭攪渾水。
矛盾激化有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法國魔法部對於伊維爾先生死亡的新調查結果。是的,隨著對伊維爾先生死因越來越大的質疑,法國魔法部不得不重啟了對伊維爾先生死因的調查。
但甚至現在已經過了一個月,伊維爾先生的屍體還未能夠下葬,被用魔法冷凍在魔法部的一個小房間裏。在新的調查結果中,伊維爾先生的死法仍然是一模一樣的,自殺。並且,魔法部的報告裏完全忽視了其他的媒體也指出過的魔藥控製這個調查方向。甚至馬丁部長在輿論又起後要求每一個魔法部職員都不能接受媒體的采訪,否則將會被辭退。開了拿原本是鐵飯碗的工作威脅的先例,反而讓某些“非官方”的“消息靈通人士”開始向媒體投稿,控訴馬丁部長的種種行為。
支持伊維爾先生無罪的那一部分本來在媒體上抨擊審判不透明,缺乏程序正義。但隨著伊維爾先生的所謂自殺,這一派越來越多地開始質疑魔法部審判的公正性和權威性,指責馬丁部長徇私枉法,草菅人命。後來,在第二次調查依然如此後,他們的觀點已經進階到了繼而開始質疑整個魔法部都無藥可救,要求魔法部進行大洗牌。
認為伊維爾先生確實有罪的那一部分一開始在公正報道魔法部的回應,呼籲大家相信官方判例。但被另一方的激進媒體指責後,這一方的激進派也成功把問題擴大化了,開始質問對方是否就是想要推翻魔法部,懷疑對方把問題放大到整個魔法部是居心叵測擾亂社會穩定,背後有其他勢力指使。
總之,兩方越是爭論,言辭就越是激烈。有時候盧平傳回來的消息已經到了澤安德都忍不住對此皺眉的程度。
在輿論戰中可能的勝利者大約就是每一個參與輿論的報社,尤其是小型報刊社。它們普遍在這些爭論中有了越來越高的銷量了。
像是澤安德讓盧平在法國收購的那家原本接近倒閉小報社最近可是銷量大增,有躋身中流報社的勢頭。盧平已經在詢問澤安德,考不考慮依照這家報社為據點,幹脆使用更獨立的性質和身份在歐洲大陸招聘員工和銷售報刊,而不是繼續依托《霍格沃茲時報》這個帶著學校名頭所以基本注定隻會在英國大本營有名頭的報刊。不過澤安德暫時還在考慮。
最近這一次,妮可拉·伊維爾回到法國,也一定會給這場輿論混戰再加一把火。
但澤安德知道還有一件事也一定會讓這場輿論混戰的性質發生更尖銳的改變。那就是歐瑞特絲要結束已經一個月的外出訪問,從奧地利回到法國了。
倘若按照澤安德之前的想法,伏地魔老爹真的打算讓歐瑞特絲這個身份登上法國魔法部部長之位,那不在輿論上動手腳的可能是不存在的。正如澤安德相信法國的輿論界確實有伏地魔老爹的勢力指使一樣。但至於他是不是在兩方都有人就不好說了,畢竟澤安德也沒搞清楚阿茲卡班裏失蹤的那些食死徒究竟變成了什麼人。
事實可能也確實和澤安德想的差不多。
歐瑞特絲回到法國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訪了也剛剛回到法國的妮可拉·伊維爾,並且在之後立刻發表了懇切的演講。演講內容是對伊維爾先生和文洛克一家的哀悼,並且替魔法部在這件事上犯下的錯誤道歉,並且表示無論什麼情況大家都是巫師應該團結起來不應當爭吵,而她將會在之後向魔法部部長馬丁提議重啟調查,包括文洛克案和伊維爾案。
但每一個人都知道,歐瑞特絲在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都不在法國國內。所以自然每個法國人都認為歐瑞特絲不需要替魔法部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