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盆景(1 / 2)

沈鋅的一天通常是這樣度過,早上7點起床,8點吃早餐。上午9點到11點半是交易時間,中午午餐加午休1個半小時,下午1點到3點交易,然後喂喂魚,喝喝茶,看看資料,偶爾追劇。晚上9點到12點繼續交易。幾乎每天如此。

她的水景假山盆栽裏養著各色斑馬魚和孔雀魚。那些假山都是用各種岩石做成的,那是她四處爬山時帶回來的,有來自武當山的,五台山的,喜馬拉雅的,阿爾卑斯的……每一塊都是她足跡的見證。

早些年時,她四處求佛問道,遊覽名山大川,體驗風土人情,隻為了解人性和世間運行的規律。後來她的生活卻越來越簡單,很少的朋友,很少的愛好,擺弄盆景便是其中之一。

每一個盆景都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鏈,裏麵有沙有土有鵝卵石,有各種花草綠植,水裏還有各種看不見的微生物,它們和那些魚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微型生態鏈。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達到一個平衡態才能夠長久。這與人類社會的本質是一樣的。

每一個養魚的投資人,養的都不隻是魚,而是在養生態鏈。就像每一個釣魚的人,釣的也都不僅僅是魚。

沈鋅看著那些活潑的小魚,嘴角露出笑容。每天這個時候也是她完全放空的時刻。

湯隅的到來既在她的意料之中,但也有意料之外的部分,比如他做的那頓飯。

她對雲天集團的研究早已開始,早在疫情之前,對湯隅的研究則更加久遠。

那是八年前,她還在律所當律師,每天跟各種複雜的案子打交道,當時事業遇到瓶頸期,麵臨著人生的艱難抉擇,她在律師和投資人之間搖擺不定,不知該何去何從。無意中她看到湯隅參加的一個綜藝節目,是他的一句話點醒了他。

那時他不過才20來歲,正參加一趟真人旅遊直播節目,在西藏的時候他高原反應嚴重,卻倔強地走完了全程。他說起自己的經曆,是跟家裏絕食抗爭才進的娛樂圈,所以他要對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選擇了當演員這條路,不是為了享受這個身份光鮮亮麗的一麵,而是為了體驗演員這個角色屬性的方方麵麵,一路升級打怪,戰勝不同的困難,這本身也是一種快樂。”小小年紀卻是如此通透。

沈鋅一下子了悟了。他說的是當演員的選擇,在沈鋅看來卻是放之其他領域亦可的哲學。

在投資領域,這便是“盈虧同源”。盈利因它,虧損也因它。

任何選擇,都是“自作自受”,有好的一麵,就會有壞的一麵,優點和缺點都是它的一體兩麵,隻要享受其中就好,光鮮的的時候別自得,低穀的時候別沮喪。沈鋅也因此果斷地做出了讓自己不會後悔的選擇。

自此沈鋅就開始關注這個高高帥帥,有著大大眼睛和純淨笑容的男孩,他演的每部劇,參加的每部綜藝節目都會去看,八年了,一路見他成長,卻從沒想過與他有任何交集。

那天他突然出現在她對麵,讓她有點意外。對於他家裏的情況,她多少是有所了解的,雲天集團的危局並非是一兩日所釀成。自疫情開始,很多企業都過得不太好,倒閉得倒閉,破產的破產,還有一些紛紛裁員自救。

地產公司裏麵屬鄭澤集團攤子鋪得最大,達到了數萬億,前幾年大肆買買買,資負債本就高企,它的暴雷也引發了更多連鎖反應。

對於這樣的行業,這樣的公司,她研究歸研究,要論真金白銀投資,從來就是避之不及,因為風險大,收益低,潛在的雷太多,一個不小心就會把自己搭進去。

沈鋅按了按筆,思考著。沒想到現在以這種方式被動入局。

湯隅從隱世林邸出來,打車去酒店拿了行李箱,就直接回了家。他原本隻想道個歉就飛回去,現在看沈鋅的態度,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再做一些事情。

他從未這樣深度參與家族的事務中,但此刻他比任何時候都深感自己責任所在。通過這短短時間的接觸,他發現沈鋅不僅有能力幫助雲天集團,而且也願意出手。所以一定要把握好這次機會。

“小隅回來啦。”湯媽看到小兒子很開心,“最近是不是又瘦了?在劇組都沒好好吃飯嗎?”

“哪有,吃得好著呢!爸呢?”湯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