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合作的設計院,景明設計院的負責人,就帶著團隊進行提報了。
陸放負責設計項目的跟進,自然由他安排。
設計院招投標之事,則在他接手之前,就由魯誌明完成了的。
景明設計院是圖謀房地產的合作供應商之一,設計實力在本市也是排得上號的。
今天帶隊來提報的,是設計院的合夥人——亦即老板之一的宋經義。
宋經義年約四十歲,留著一個光頭,圓臉闊鼻,下巴留著一撮胡子,搭配上中式布衣的著裝,一看就是設計出身的老板。
“陸經理,您好您好!想不到您這麼年輕,真是年輕有為!久仰久仰!”
宋經義握著陸放的手,客氣到有些恭維。
陸放讓沈建章帶設計院的人到會議室裏準備提報,他還邀請了工程部魏德勝和魯誌明來旁聽給意見。
魯誌明進來了,但聽了一半就出去了,沒再回來。
魏德勝則壓根沒過來,助理回複說,他在忙項目的其他事情。
至於老板陶謀,這些過程中的提報,他一般是不參與的。
景明設計院之所以會中標,是因為在招標的設計當中,他們提出了“光的風景”的概念。
因為接到招投標的邀請計劃書中提到,要打造的高檔居住社區,並且還會造園林和板房示範區,突出的就是居住的體驗感。
景明設計院就將自然光進行放大,整體的園林與建築設計,都圍繞光線進行演繹,突出人與自然的互動,將居住的體驗感放大的極致。
不得不說,這樣的設計演繹,比起其他幾家中規中矩的設計,顯得更有噱頭,更吸引人。
這樣的概念,放在二十年之後,當然不算新。
但在那個年代,還是能令人眼前一亮的。
所以結合之後的報價,景明設計院方案的綜合得分排第一,自然就中標了。
今天的提報方案,是結合了落地的一些意見,進行了修改。
相比於第一次的概念提報,後期的提報會更著眼於落地,要充分考量成本、可操作性以及甲方的意見。
但這次改完之後,作為主聽者的陸放聽完,卻不是很滿意。
他也很直接,向宋經義帶來的設計團隊,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宋總,還有各位景明設計團隊的同事,我是個直接的人,大家都是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我就不拐彎抹角的了。今天這版的設計,我看到了在座各位的用心和付出,但很可惜,改得有點差。”
聽到這個評價,宋經義的臉往下一沉。
主講的那位設計師王大勇,臉色都變了。
但陸放作為甲方當中的負責人,可不是考慮他們情緒的角色。
“還記不記得你們的第一版設計?之所以你們能中標,那設計當中所透露出來的理念,很吸引人。讓光成為設計師,無論景觀,還是空間,都以光為線索,突出居住的自然化與舒適性。說實話,那個設計,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