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行體”發酵了兩三天,大家的反應歸於平靜之時,那些廣告牌的畫麵又換了。
這次,不玩梗,開始走心。
十幾幅廣告牌,有十幾張麵孔。
每一張麵孔,都不一樣。
或男性或女性,或中青年或老年。
每一幅廣告畫,都是一出心靈獨白。
“品賞過多少黎明前的魚肚白,
最想擁有的不是忙碌與成功,
而是在那萬家燈火中,擁有為我而亮的一盞。
——銀行職員,Andy。”
“忙的時候,別忘了生活。
在每個沒有星星的黑夜,
也從沒忘了追逐,熠熠生輝的自己。
——公務人員,陳先生。”
“遠方,或者家,
隻要目標在前方,
四十歲,不過是又一個二十歲。
——事業單位,裴女士。”
……
而在所有傳播畫麵中都貫穿的一句話,是一句問句。
“在忙碌的日子裏,你已有多久沒讓心休憩過?”
這一波廣告宣傳,不僅文案走心,畫麵設計也極其考究。
每個人或忙碌或悠然的身影,在朦朧的都市背景中,孤離、撕裂,卻又不乏溫馨
很有大品牌畫麵的感覺。
就是要挑動公眾的心理,達到共情的目的。
而這一次,終於項目的品牌信息都寫了出來。
所有人都能看到,項目名是圖謀·中央休憩區,發展商是圖謀地產。
陸放這一波,就是要告訴公眾,我們是一個地產項目。
雖然我們是廣告,但我們還是想要釋放出一個普世的價值觀。
那就是:無論生活有多忙、日子有多難,都別忘了找時間,讓心靈休憩一下。
這一個主題,想要呼應的是最早的那個命題。
“鄭行,你哥讓你嫂子回家。”
家,永遠是心靈休憩最重要的港灣。
鄭行很忙,哥哥很忙,嫂子也很忙,適當回家休憩,很有必要。
隻是,陸行用了傳播心理戰當中,很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創造故事感、營造期待感。
這句話,讓公眾以為,鄭行、他哥、嫂子之間,是不是有什麼還沒說出來的故事?
這就讓人充滿了曖昧的期待。
不管最後有沒有這樣的倫理故事,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在廣告宣傳期間,所有人的胃口都被吊了起來。
他們好奇,他們期待,他們用窺探別人隱私的方式,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於是,所有人都在關注,所有人都在討論。
他們自然關心,接下來“鄭行廣告牌”的劇情,如何走向。
他們要印證,是不是跟自己想的、內心所期待的結局相吻合?
於是,陸放的目的就完美地達到了。
十幾塊廣告牌,花了上百萬的錢。
但賺足了全城甚至全社會的關注度。
這是你去央視這樣的大媒體平台投一個億,都未必能達到的效果。
況且那個時候,操盤地產項目,廣告傳播的預算都在數百萬。
但很多項目錢花出去了,效果卻如石沉大海者,比比皆是。
這一波明盤傳播,也算是“鄭行廣告牌”的結案陳詞了。
雖然,很多人期待中的齷蹉亂倫,並沒有得到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