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校園格外安靜,像是一汪深不見底的寂靜之海。孫弘坐在宿舍的窗邊,他的目光透過昏黃的路燈光,凝視著外麵那片漆黑而神秘的夜空。桌上散亂著的電子零件和半成品的裝置映證了他剛剛度過的無眠之夜。
這晚,校園裏的氛圍與往常不同,有一種壓抑感彌漫在空氣中。他能聽到遠處傳來的警報聲,時斷時續,如同噩夢中的囈語。手機屏幕上,新聞應用的推送通知一個接一個地跳出,每一條都是關於疫情惡化的消息,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封鎖城市。
孫弘的心中既有恐懼也有不安,但更多的是一種難以言說的興奮。這場危機對於他而言,是對他技術創新的終極考驗。他的眼前閃過了那個他自製的能量轉換器的設計圖紙,那是他創造力的結晶,他相信,這將是他在即將到來的混亂中的一張王牌。
室友楊林翻了個身,無意識地嘟囔了幾句。孫弘轉頭看了看他,楊林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外麵世界的變化,還沉浸在他的夢鄉中。孫弘不禁羨慕起他的寧靜,但同時也知道,他需要楊林的幫助。楊林在機械和物資方麵有著超乎常人的直覺。
孫弘站起身,走到楊林的床邊,輕輕搖醒了他。“楊林,醒醒,有緊急情況。”他小聲地說。
楊林迷迷糊糊地睜開眼,摸索著戴上眼鏡。孫弘遞給他手機,屏幕上是一條突發新聞推送:‘緊急通知:由於病毒的快速變異,本市將從午夜開始進入緊急封鎖狀態,居民須立即遵守隔離命令,準備至少兩周的生活物資。’ 楊林的眼睛一下子睜得大大的,隨著每一個字的投射,睡意瞬間消散無蹤。
“我們得有個計劃。”孫弘的話語堅定而冷靜。
孫弘蹲下身體,從床底抽出一個堅固的金屬箱子,其表麵劃痕累累,見證了無數個日夜的試驗與改進。他輕輕地將箱子放在楊林麵前,打開了它的鎖扣。箱子裏整齊地排列著各種電工工具,銅線,錫條,電路板,以及幾瓶神秘的化學試劑。在箱子的中心,放著一個用多層絕緣膠帶粗糙包裹的圓筒形物體,這就是孫弘最近幾天夜以繼日工作的成果——一個原型能量轉換器。
“看這個。”孫弘用手輕輕拂過這個自製裝置,其上有一塊粗糙的顯示屏和一些手工焊接的接口。“這是我結合了現有的電池技術和一些我自己的小發明,設計的能量轉換器。它可以接收低頻率的能量波動,比如說無線電波,然後轉換成電能儲存起來。”
他指向那個裝置上的一塊小型太陽能板,接著說:“即使是最微弱的光源,它也能捕捉到,並轉換成電能。當然,我也安裝了手搖發電機的接口,以防萬一。”
“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這玩意兒能派上大用場。”楊林評估著那個看起來有些簡陋但充滿創意的裝置。
“而且,”孫弘繼續解釋,“我還加入了一個簡單的檢測係統,能夠監測並分析周圍環境中的能量波動異常,這在我們探索未知地區時可能非常有用。”
孫弘和楊林坐在各自的床邊,地上散落著地圖和各種電子設備。外麵的天空逐漸由墨藍轉為淡灰,黎明的第一縷光線即將到來。他們都知道,在這即將破曉的時刻做出決定至關重要。
楊林打開了一張稍顯舊邁的市區地圖,他的指尖在地圖上輕輕滑動,最終停在了一個標有小旗的區域上。那是他祖父留下的老宅,坐落在市區邊緣的一片鄉村地帶,被鬱鬱蔥蔥的植被和開闊的田野環繞。那裏的房子建於上個世紀,帶有深厚的曆史痕跡和堅固的結構,周圍有一個被樹木和灌木叢保護的天然屏障。
“這裏。”楊林的聲音比往常低沉了一些,“這裏是我們最好的選擇。老宅有足夠的空間存放物資,周圍的地形也有利於我們隱藏和防禦。我記得祖父說,地下室甚至有一個小型的井,能提供清水。”
孫弘靠過來,他的目光落在楊林指尖的那一點上,那裏是他們新生活的希望所在。他能想象那個場所的寧靜與安全——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遠離了不斷蔓延的疫情和恐慌。那裏有足夠的空間來施展他的發明才能,而且如果真的如新聞所說,城市將要關閉,那麼那個老宅將是他們理想中的堡壘。
孫弘深吸一口氣,內心的緊張漸漸平息下來。“好,我們走。”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兩人迅速收拾了背包,檢查了每一個口袋,確認所有的必需品——食物、水、急救箱、以及孫弘的能量轉換器和其他工具——都已經打包好。宿舍的門被他們小心翼翼地推開,一條通向未知世界的路正等著他們。孫弘和楊林交換了一個堅毅的眼神,他們的心跳與外麵破曉的節奏同步。他們的旅程,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