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麵見(1 / 2)

第一個被點到名的是永興田莊——杜家最大的一塊水田的管事,姓黃名清。玉見了他之後,先觀了觀麵相,四五十歲的樣子,五官端正,皮膚黝黑,身子壯碩,一看就是長期在田間勞作的,然後細細問了往年和今年的農作物的種植情況,就讓其退下了。

然後又陸續見了餘下那些管理和掌櫃,時間有長有短,等到泰米鋪的盧掌櫃離開,已過去了兩三個時辰,玉提筆寫了幾行字,方站起來,走動了幾步,雙手揉著腰,自辰時起坐至現在,腰腿都坐僵硬了。紫滕過來扶著玉的胳膊道:“小姐坐的時間太長了,奴婢給小姐捏捏吧。”玉確實累得不想動,點頭坐在椅子上。

紫淑道:“隻剩聚德順的王掌櫃了,要不小姐歇會再叫他?”玉略一思索道:“略等一會吧。”

麵試的辛苦,前世做為人事主管,玉是深有體會。既要想著問什麼問題,還要觀察被麵試者回答問題時的表情、語速、語調,這樣才能對被麵試者的回答進行分析、評判,才能辯別出他們哪些是實話實說,哪些是誇大其辭,哪些是虛構捏造,

已經見過的這些個人,大多算是中規中矩,能勝任現有的工作崗位,但達到玉心中目標的人選一個沒有。現在隻剩下一個王孝荃了,他也是玉原本比較看好、比較關注的一個,希望待會不要讓自己失望才好,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招個可心的人才都不是一件易事,更何況信息閉塞的古代。

“那些管事們都安排好了?”玉問紫淑。

“都讓領到議事廳去了,依蘭、華蘭和帳房的先生、陳先生此時都在那裏對帳呢,估計今天天黑前能對完。”紫淑回複道。

杜家的產業不算大,清點應該很快。玉點點頭:“別慢待了他們。”又對站在自己身後正給自己捏後背的紫滕道:“差不多了,你歇會。跑一趟廚房,讓他們中午多做幾道菜,靠勞靠勞他們。”紫騰領了命,轉身去廚房傳話了。

玉端起桌上的杯子喝了一口水。對完帳,帳本要封存,銀票要入帳。這些都是杜家祖上留下的的產業,按現在的風俗,這些錢除了維持整個杜府的日常開銷外,剩下的都是要留給兒子的,那是留給兒孫的家業。女兒頂多出嫁時給一份豐厚點的嫁妝就打發了,這些玉倒也不在乎,相信母親和大哥也不會虧待自己。其實照玉自己想,一輩子不出嫁,留在家裏才好呢,可一想到將來不僅會多個大嫂,還要多個弟媳婦,大哥和阿近與自己一母同胞倒不會說什麼,就怕嫂子和弟媳婦會嫌自己多餘。算了,不想這些了,大哥前途未卜,阿近還太小,想這些為時過早了。現在首要的是將帳弄清,將來好明明白白地交至大哥和阿近手上。至於母親的陪嫁鋪子,都在安陽,一直都是由舅舅在打理,每年舅舅也會將各鋪子、田莊的收益和帳本送來給母親。那是屬於母親的私產,應由母親保管。

玉歇了大約一刻鍾,讓紫淑將王孝荃叫進來。王孝荃等在西側間,雖麵上不顯,心中也納悶不已,弄不明白這三小姐葫蘆裏賣的什麼藥,眼見一屋子人陸陸續續走的隻剩自己一個了,卻一直沒叫自己進去。正在他胡思亂想時,聽見丫鬟來叫自己。他不慌不忙起身,跟在紫淑後麵進了東側間。

隻見一個穿紫衣服的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坐在桌子後麵,手邊放著紙筆,很是沉穩的樣子。想來這就是三小姐了。王孝荃隻用餘光掃了一眼,即垂首向玉施禮。玉道:“王掌櫃不必拘禮,坐下回話吧。”玉用手指了指王孝荃身後道。王孝荃轉身看到身後放了個小杌子,也沒推辭,垂首坐了下來。

玉趁此機會觀察了下王孝荃,方臉,皮膚白淨,眼睛不大,兩道濃眉,鼻圓而挺,薄嘴唇,長相很普通,屬於紮在人群裏讓人注意不到的那種。上身穿了件青色罩衫,腰間垂了一塊質地普通的魚形玉佩用來壓衣角,腳上一雙新做的黑色布鞋,衣服鞋子樣式質地都很普通,但都很幹淨,從穿著看是一個注意儀表的人。

令玉感到有趣的是,麵對自己明晃晃地審視目光,他竟麵無異色,毫無緊張之感,就這樣靜靜坐在那裏任自己打量,好似自己不開口,他就會一直坐在那裏似的。由此可見是個沉得住氣,有城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