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閑話家常(1 / 2)

杜玉被他瞅的不好意思,忙道:“哪是我的本事大,還是咱家酒樓底子好,正好被我發現了一個經營酒樓的人才,就將酒樓事務全權交與他打理,才有了現在這些進項。”

“那也要你慧眼識人才行。”杜遠笑道,然後又語氣慨然道,“這幾年辛苦阿玉了,既要照顧母親,幼弟,還要操勞這些產業。”

“哥哥快別這麼說,這不是我應當應份的嗎?哥哥盡忠,我自當在家盡孝,哥哥再說這麼豈不是要兄妹生份了。”杜玉一本正經道。

“是,是,哥哥再不說這樣的話了,哥哥回來了,你呀,就當個無憂無慮的小姑娘好了,什麼事自有哥哥給頂著。”杜遠道。

杜玉樂嗬嗬地直點頭,這正是她求之不得的。

“還小姑娘呢,去年就及笄了,待年底除了服,就該說婆家了。你伯母家的梅與阿玉同齡,早就訂好親了,要不是翰的媳婦也要守孝,翰一時不能娶親在那擋著,也早出嫁了。”一提起這個,阮夫人不禁發愁,自己這幾年也不出去走動,也不知哪家有合適的,眼看著兒子二十有三,女兒也不小了,親事卻都沒著落,焉能不急。

杜遠與杜玉兄妹相視一笑,“您愁什麼,先前那是我不在家,現在我不回來了嗎?待父親孝期過了,我怕給您兒子、女兒說親的,要把咱家門檻踏破了,就怕到時您挑花眼。”杜遠打趣道。

“去、去、去......哪有自己誇自己的,也不害臊,跟你妹一個樣。”阮夫人嘴上這樣說,心裏卻是讚同兒子的話,自己眼前這一雙兒女可不是千裏挑一的人才,將來還怕找不著好親事,這樣想著,剛才的愁緒也就散了。

“聽伯父說,阿近現在這個教習是他推薦的,還是有名的才子,教的如何?剛才聽阿近說,《論語》講的好,妹妹可清楚。”杜遠怕母親總盯在自己的親事上,忙岔開話題問道。

“確是大才,實至名歸。”杜玉心中好笑,人家都在咱家住了快兩年了,好與不好的,現在糾結起來也有點晚了不是,嘴上卻答道:“人品、才學都是不錯的。”並將吳鳳起自來家後幫了家裏哪些忙及以後的打算一一向杜遠道來。

“不過,吳先生說明年春他就要回京都了。他說阿近的基礎好,現在年紀又小,隻要督促緊些,學習問題倒不大,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學為人處事,你也知道,我們家正處孝期,我和娘親具不是喜與人交際應酬之人,這兩年家裏與外界往來也少,原來我與吳先生合計著,等吳先生離開後,將阿近送到宣州最大的府學去,也好趁此交些朋友。不過現在哥哥回來了,這事還要哥哥拿個主意才好。”玉將自己與吳鳳起的商定全盤向遠脫出。

“你們考慮的甚是。”杜遠聽後點點頭“不過還是等我見過這位吳先生再說。”

即使有自己妹妹親口保證,杜遠還是想親自會會這位教導弟弟兩年的先生,可見對弟弟的學業很是看重。聽得杜遠這樣講,杜玉不僅不生氣,還為自己有這樣一個負責任的哥哥高興,對弟弟如此用心,對妹妹自不會差哪裏去,將來的夫家自己可以放心了。畢竟男兒娶親和女兒嫁夫還是略有不同的,像給杜遠找媳婦,主要是阮夫人和自己相看,而自己要找丈夫的話,要想知根知底,還是要做為兄長的杜遠才好打聽。隻不過杜玉放心的有點早了,殊不知,除去父母兄長之外,還有人能為自己的婚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