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起帶著滿心的惆悵離開。
杜玉心裏又何嚐好過。雖說自己對吳鳳起沒有男女之情,總歸朋友一場,他又這樣毫無芥蒂地幫助自己,自己這個人情欠大了,也不知以後是否有機會償還。
第二天,吳鳳起並沒有來杜府提出解除婚約的事。
自去年八月份恒王回京,慶仁帝就提了要為他選妃的事,時至今日,半年多了,恒王妃連個影子也沒有,慶仁帝不得不過問,皇後一推二作五,已將名冊交給老六了,也不知他看得如何了,言外之意,是恒王自己不上心。慶仁帝又將恒王叫至禦書房,問道:“你媳婦挑得如何了,朕可等著抱孫子呢。”恒王爺笑得有些不好意思:“論打仗兒臣在行,可要說到挑媳婦,兒臣真有點拿不定主意,所以兒臣讓府裏的謀士參定了幾條選妃條件,可一對照皇後娘娘給兒臣的名冊,就發現沒一個對得上號的,兒臣也有些為難。”
“噢,還有這事,你定了哪幾條,怎麼還跟皇後選定的人選不符?”慶仁帝感興趣道。
“兒臣是戰場上出來的,脾氣暴躁,所以有爵位的和三品以上官員的女兒都不做考慮,我怕那些小姐嬌氣受不得我的脾氣。”李辰景先列了自己的第一條,慶仁帝雖不讚同,卻也沒反對,自己的兒子,娶了哪家的女兒都是她們的福氣,再暴的脾氣也得受著,不過老六既這樣說,也不全無道理,若兩口子整日吵吵鬧鬧日子也過不安生,就像老二兩口子。
“六品以下官員的女兒也不在考慮範圍之內。職位太低,兒子麵上也不好看呀!”李辰景繼續說道。
慶仁帝點頭表示讚許,那是將來的親王妃,不能太小家子氣,見不得大場麵。
“須為家中嫡女,姿容亮麗端正,年齡至少二八以上,身體要強壯不能弱不禁風......”李辰景一條條列下來,除了第一條外,其餘的慶仁帝表示餘下的都不是問題,均表示讚同。
“難道皇後名冊上的就沒有符合你這些條件的。”慶仁帝奇怪道。
“光第一條,就沒一個對得上的。”李辰景將皇後給的名冊遞給慶仁帝,委屈地道:“您看,不是國公府,就是伯府,要麼尚書府。都不符合兒臣的要求。”
慶仁帝接過名冊一看,確實如李辰景所說,家勢都不低,看來,皇後也是下了功夫的,不過家勢不家勢的,妻以夫為貴,身為皇家的兒媳婦倒也不那麼重要,慶仁帝思慮半天還是決定順著兒子的心意。
“要你看,哪家的千金合適?”聽了李辰景剛才一番話,慶仁帝現在對為給六兒子選妃感到頭疼,這個兒子太挑剔了。
“薑先生前幾日去範學士府的遊園會,聽說不少人家的小姐都去了,回頭兒臣讓他去打聽打聽,再給父皇您回話,也就幾日的功夫,您看可好。”李辰景討好地道。
慶仁帝聽後點點頭:“反正是為你選王妃,你看著辦就行,不過不能太離譜,到時別怪為父不答應。多看幾個,連側妃一起選了,朕也好早日抱孫子。”
“兒臣暫不想選側妃,兒臣想等王妃生下嫡子後再考慮側妃的事。”李辰景立馬道。
“這樣啊!”慶仁帝思索一下,頷首道,“也行。你自己府裏的事,你自己拿主意就好。隻是選正妃之事,你要上心才成,你們兄弟幾個,除老十太小外,就你一個沒成親了。”硬塞一個女人給兒子並非不行,隻是沒必要而已,兒孫自有兒孫福,這種兒子內院的事,即使身為父親,慶仁帝也覺得不好過問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