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回府,把在恒王府的遭遇對陳駙馬講了。陳附馬也無法,自己雖是蔡國公的世子,是長公主的附馬,卻也管不到一個親王頭上,連皇後、公主都管不了的事,哪有自己插手和餘地,那不是找不自在嗎!隻好對長公主點了點頭:“那就如實對母親說吧,沒來就沒準的事,要怪就怪小妹想不開,這事勞公主費心了。”
“咱們夫妻,說什麼費不費心的,阿雪也是我看著長大的,看她那樣,我也心疼,隻是六弟那個性子,又是父皇點頭同意讓他自主選妃,雖說我是他的親姐姐,可他從小同我也不親近,又怎會順著我們的意思來。”長公主跟陳駙馬感情一直很好,在陳附馬麵前,也從不擺公主譜,當然這一切也得歸功於皇後教女有方,臨出嫁時,張皇後就對長公主耳提麵命,蔡國公府也是根基深厚的百年世家,到了蔡國公府上要孝順婆婆,下要友愛弟妹,萬不能擺公主的譜,反正成親後住在公主府又不住國公府,又不用受婆婆的氣,但麵子上的事一定要做到了,正是因為長公主牢記了張皇後的這翻教誨,長公主與婆家相處甚佳,駙馬對長公主更是沒話說,即使有兩個小妾,也很少去她們屋裏,三個兒女均是長公主所出,可以說是皇家恩愛夫妻的楷模。
“母親太慣著阿雪了!從小要什麼給什麼,以至於現在長大了也沒個分寸,有些東西是自己要得起的,有些是她能覬覦的嗎,再說那麼多人家對恒王妃這個位子虎視眈眈,京都閑良淑德的女子也不少,哪這麼容易就落到咱們家了。她真是想不開呀!經過這件事讓她清醒清醒也好,免得高不成低不就的,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陳駙馬也是個明白人,知道長公主對這事已經很盡心了,不光走了皇後的門路,更親自登門見了恒王,若恒王是那麼容易說動的,聖上也不會讓他親自選妃了,畢竟之前那次雖沒下旨,可已經板上釘釘的恒王妃硬是被誠郡王搶了去,皇上心中有愧,皇後心中難道就安嗎,要不然這事怎麼會那麼輕易就由著恒王自己拿主意了,這是聖上變相地對恒王進行補償,既是聖意,皇後怎會輕易違背,連皇後都沒無法開口的事,哪能憑長公主兩三句話就搞定的。因為明白其中的關節,所以陳附馬對長公主辦事這事本就沒抱希望。
長公主兩口子心中有底,一塊回了蔡國公府,跟國公夫人回話。
本沒抱多大希望的事,可聽到答案,蔡國公夫人心中仍免不了失望,心疼起自己的小女兒來。
陳若雪是蔡國公夫人三十八歲上,丟了半條命才生的老來女,又長得美貌可人,聰明伶俐,自小被蔡國公夫婦寵上了天,哥哥姐姐又長她許多,凡事也不跟她計較,從小就沒有求而不得的東西,更是養成了她目下無塵的性子,好容易動了凡心,卻喜歡上了一個高攀不上的人,看著女兒為情所困,日漸憔悴的樣子,蔡國公夫人真是又擔心又難過。
“這可如何是好!阿雪現在是油鹽不進!怎麼勸都沒用,一門心思就想嫁到恒王府去。”蔡國公夫人這幾日為了女兒的事操碎了心,很是精神不振的樣子。
陳駙馬在公主府抱怨母親慣壞了妹妹,可看到母親為妹妹擔憂地神情憔悴的樣子,又忍不住心疼,“小丫頭一時的熱乎勁,過段時間等恒王選妃的事定下來,就好了,母親就別擔心了。自古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京都的青年才俊也不少,母親再給她挑個好的就是了,可不能再由著她的性子了,等訂了婚,她心意就慢慢轉過來了。”
“但願吧!”蔡國公夫人也沒什麼主意,隻好順著兒子的話道,可做母親的了解女兒,若是那麼容易解決自己哪還會這麼憂愁,其實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就是將陳若雪嫁入恒王府為側妃,以若雪對恒王的鍾情,她應是會願意的,可堂堂國公府嫡女去王府做妾,傳出去太難聽了,而且蔡國公和陳駙馬也不會同意,是以蔡國公夫人就將這個想法埋在了心底,等日後真無法可想了,再說吧,她總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個女兒為情所困而香消玉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