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簪子的來曆(1 / 3)

外書房方有德正在給李辰景自己打聽的經過。

“今個一早,奴才就拿著薑先生昨天畫的圖,找了宮禦局馬司儀,按王爺的吩咐,說王妃看中了這樣一款發簪,想請宮禦局比照此圖造一隻,馬司儀一口答應了下來。奴才又問,以前是不是做過跟這一模一樣的發簪,馬司儀想了半天,說沒印象,也巧了,奴才跟馬司儀說話時,吳作監在一旁站著,聽到我們的對話,就將圖拿過去看了看,他看了那圖就說,他以前好像做過一件跟這一模一樣的發簪,不過時間很長了,估計至少有二十餘年了,奴才一聽有門,就接過話道,不知哪位貴人竟跟咱家府上的王妃一樣的眼光,讓他再仔細瞅瞅,是不是有什麼不同?他又仔細看了一遍,道,確實是一模一樣。奴才就說,既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馬作監怎麼會如此肯定。馬作監就說,若是一般的物件,他不一定記得那麼清楚,可這簪子他記得清楚,實是因為這簪子是有來曆的,說是二十多年前,那是先帝爺寵愛的憐貴人剛入宮那會兒,先帝曾命宮禦局製造一個漂亮的簪子要賞人,當時就是他接的活,簪子製好交給先帝後,先帝就把那簪子賜給了憐貴人,憐貴人很喜歡,先帝很高興,為此賞了做此簪的馬作監一大筆銀子,因為那是馬作監到宮禦局後得的最大的一筆賞賜,所以馬作監記得特別清楚。”

“憐貴人?我怎麼對這人一點印象都沒有,當初那憐貴人很得寵嗎?”

“憐貴人初入宮時確實很得寵,可沒兩年,也不知因了什麼事,觸怒了先帝,被先帝打入了冷宮,在冷宮沒待多久,因她住的宮殿著了火,人也就燒沒了。”方有德自打打聽說跟那一樣的簪子是先帝賞給憐貴人的,就留心打聽了憐貴人的事,好在馬作監因替憐貴人打簪子得了賞,對簪貴人的事留了心,所以才知道的這麼多,不然,一個死了二十多年的先帝的妃子的事還真不好打聽。

“燒沒了,就是沒見著屍體了。”李辰景道。

方有德遲疑了下,“應是這個意思吧。”他也不確定,馬作監這樣講的,他就這樣給李辰景回了。

“知不知道那憐貴人是哪裏人?”

“聽馬作監說,好像是臨台一帶的。”方有德道。

臨台?李辰景將輿圖找出,在圖上找到了臨台,又看了看瞳峪縣所在的位置,一個東、一個西,兩地相距至少五百餘裏呢。

李辰景讓方有德再留心打聽一下那憐貴人的事,方有德得令下去了。

李辰景一個人對著那輿圖發呆。

先帝的被打入冷宮的且已經死了的寵妃跟沈星弦的死會有關係嗎?明明不相關的人,如今卻扯上了關係,這中間到此怎麼牽扯到一塊的呢。

李辰景一時理不清頭緒,起身去了內院,正趕上玉在吃午食。

“怎麼也不等等我就自己吃了。”李辰景拿起筷子,責怪道。

這個害自己兩頓都沒好好吃上飯的罪魁禍首,竟還好意思讓自己等他吃飯,玉隻自顧自的吃,根本不答理他。

“方有德還真有兩下子,這才多長時間,那個發簪竟已查到出處了。”李辰景對玉的不理不睬不以為意,繼續說道。

見玉仍沒將自己的話放在心上的樣子,李辰景也順勢住了口,專心吃飯。

待肚子填飽,玉兩手脫腮,雙目盯著李辰景瞧,直把李辰景盯得食不下咽,“怎麼這樣看我?我臉上有東西嗎。”

“我在等你講下呢。”

李辰景此時也吃得差不多了,於是停下筷子,拿過玉手邊的帕子擦了擦嘴,待紫滕喚了珍珠、瑪瑙過來將吃過的碗盤端下,才接話道:“那簪子是皇祖父賞給他的一位寵妃,憐貴人的,後來憐貴人犯錯,被打入冷宮,沒多久一場大為將冷宮燒為灰燼,冷貴人也銷聲匿跡,簪子嗎,自然是下落不明。”

“銷聲匿跡?那憐貴人沒被火燒死嗎?”玉奇怪道,其實她最愛聽這種帶點玄幻色彩的故事了,這種故事往往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