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美人恩(1 / 3)

晉王又讓人端了溫水進來給李辰景洗手,然後關心地問道:“吃過午膳了?”

“剛在皇祖母那邊用過了。”李辰景回道,“順道過來看看,若有需要多幫忙的,大哥盡管開口。”

晉王聞言臉色舒緩,望向李辰景的神色很是柔和:“已經在城門外建了好幾個粥棚,又從糧庫調撥了一匹米糧送了過去,足夠應付幾天了,我已派人去遠些的府縣籌糧,等地上的雪化了,要不了多久就會陸續運抵京都;工部也安排了人正在搭建臨時窩棚,今天晚上好災民就有地方避寒了,隻是進度有限,還是有一部分災民無處可去,也隻能忍一忍了,總要有一段緩衝時間才行。”

在李辰景的記憶中,一直以來,晉王對其他幾個弟弟都很嚴肅,惟獨對自己特別好,記得生母去逝,他剛搬到外院時,其他幾個哥哥欺負他,都是大哥挺身而出保護他、安慰他,自己後來的武術師傅也是大哥為他請來的,十歲時,薑先生建議自己投身軍營,父皇不同意,也是大哥勸服的父皇,並親自將自己送至石將軍帳下,他不止一次想過,若不是生活在皇家,他們應是十分親近的兄弟,而不是像現在,親近之中又似乎隔著什麼。

“府庫中的糧食能否支撐到外府縣的糧食運進來?”李辰景從對往事的回憶中回過神來,問道。

“恐怕有些困難,不過,城中一些大戶人家往年都有施粥的習慣,特別是遇到災年,加上他們的施舍的話,應是能撐一段時間。”晉王道。

李辰景聞言放下心來,隻要食物能供得上,沒有人故意挑撥的話,民心總能安撫。

“父皇安排二皇兄領禁軍維護京都治安,大哥平日也留心些才好,免得給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有機可趁。”李辰景借機暗示道。

晉王抬眸看了李辰景一眼,點點頭表示自己心中有數。

該說的話都說到了,李辰景也沒有在戶部多待,就告辭出來。

沒再去別的地方,李辰景回了恒王府。玉不在府上,所以他也沒有回後院,直接去了外書房。

換上幹淨厚實的衣服,喝著新泡的熱茶,李辰景覺得渾身暖烘烘的,昨天一夜沒怎麼合眼,又在外麵奔波了一天,此時坐在溫暖的書房裏,讓他昏昏欲睡。小金取了薄被給李辰景搭在身上,衝在外麵守護的武明、衛凡比劃了下,又回了外間靜表地守著。

太陽快落山時,永平候世子謝止來了恒王府。恰好此時李辰景也醒了。

“王爺!”即使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李辰景被封恒王後,謝止對他的稱呼也從“阿景”改為了“王爺”

“阿止!”

“王爺是因為雪災才急匆匆回京的?”謝止問道。

李辰景點點頭,“這次雪災最嚴重的幾個縣鄉都在京都四周,正個城門都堵滿了災民,若是一個處理不好,激起民怨,後果不堪設想,而外麵大雪封路,附近的衛所就算第一時間得了消息也來不及救援了。”

聽了李辰景的話,謝止深以為然,他聽說李辰景回京即刻來訪也是因此。

“我此時來找王爺也正是為了此事。”謝止說道,“今早,北城門發現幾個可疑之人,他們的穿著雖是破破爛爛,卻孔武有力,混在那些災民中,攛掇災民鬧事,幸好當時我父親在城門視察,發現不對勁立馬將那幾人給拘禁起來,可是沒等審問那幾個人就自盡身亡了。”

聽到謝止的回報,李辰景滿臉凝重:“可查到那幾個的身份?”

“查到了,是西宋人。”謝止答道。

“西宋人?”李辰景重複了一句,凝神想了一會,神情舒展開來,好似找到了答案。

“睿王府你可是一直監視著?”李辰景問道。

“一直派人看著,沒發現什麼動靜,惜月郡主好似從不出門。”

“那她身邊的丫鬟、婆子也不出門嗎?”

謝止聞言搖了搖頭,“偶爾出去,也都派人跟著呢,沒發現可疑之處。”

沒有可疑之處?難道這件事真跟那個惜月郡主無關?她既大費周折嫁到大慶,怎麼會默默無聞,想來有什麼他們不知道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