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吳鳳起這頭,文玉又派人給陸如嫣傳了信。若是雙方都沒問題,她就央恒王去陸府提親了。
陸二老爺是沒問題,本來這個親就是他起的頭,隻是陸二太太怕是不會太樂意,不過若是恒王做這個媒人的話,估計她的不情願會小很多。畢竟男方能請動堂堂親王做媒,至少說明他前途無憂。
待兩頭都通了氣,文玉才對李辰景說想請他為吳鳳起和陸如嫣做媒人的事。
若是一般人,李辰景定是不樂意,可因是吳鳳起的親事,李辰景正巴不得他早日成親,自是一口答應。
三方議好,於是選了個黃道吉日,李辰景身負重任去了平昌伯府。恒王親自保媒,陸二老爺哪有不答應的道理,即使陸二太太也是樂意的,親王做媒,曆朝曆代也少見,這不是自己女兒跟恒王妃關係好嗎?換了旁人,哪勞動得了恒王親自來說這事。
由於吳鳳起和陸如嫣兩人年齡都不小了,吳鳳起又沒個親人在身邊,親事自是按陸府的意思來,沒訂親之前,陸二太太到還猶豫,親事一定,陸二太太雖舍不得女兒,也心知還是早早將親事辦了才好,於是委婉地將這意思表達了出來。
這事,李辰景走一趟隻是個形式,具體的還是文玉和範夫人還有陳大海的夫人在操持。文玉挺著個大肚子負責牽線搭橋,親事的具體的細節具是範夫人和陳夫人在跑,好在這兩年杜家喜事不斷,範夫人已是操持出了經驗,許多事都是信手拈來,也不用問旁人,再有陳夫人在一旁幫襯著,不出兩個月就將親事的一應物品準備的齊齊當當的。新房也粉刷了一遍。
陸如嫣的嫁妝也是陸二太太早就備好的,隻再添置些也就差不多了,因她就這一個嫡女,恨不得將什麼好東西都添到陸如嫣的嫁妝裏,是以等最後清點嫁妝時才發現,原本的六十四抬嫁妝,竟要一百二十抬才能裝完,還是陸老太太看不過眼,道:“家有家規,六丫頭雖是嫡女,但也不能跟其他姐妹相差太多,其餘女兒三十六抬就打發了,輪到她竟弄出一百二十抬來,讓她上麵幾個姐姐怎麼想,讓外人怎麼看陸府?”陸二太太沒法,隻將一些無足輕重的東西去掉,折成現銀留給陸如嫣壓箱,就是這樣,也才壓縮到八十一抬。
陸如嫣的親事看在九月,而文玉的預產期也是在九月,而且兩個日子還很近,相差不過兩天,陸如嫣一直心心念念,文玉一定不要提前生,這樣就不能去觀禮了。奈何太上老君沒聽到陸如嫣的祈禱,剛九月初,文玉就開始發動了。
那天,李辰景剛去上朝沒多久,正熟睡中的文玉突然覺得肚子疼,本也沒有在意,畢竟前幾天,有時偶爾也疼上這麼一陣子,誰知越到後麵疼的越密集,紫滕和依蘭年輕不懂,不知如何是好,還好李媽媽及時出現,知道這是要生的前兆,連忙派人去叫產婆,又忙指揮丫鬟將生產要用的東西熱水、幹淨消過毒的剪刀、毛巾、被褥等應文玉要求事先準備好的一應物品挪到產房,才將文玉扶了進去,等產婆到時,文玉的產道已開了兩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