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昭心動,飛快地瞥了祖母一眼。
祖母好像沒有聽到似的,笑吟吟地站在一旁打量著一株青鬆。
竇昭恨不得上前緊緊地抱住祖母。
他們一行人去了大雄寶殿的後麵。
枯萎的老樹枝椏中間生出一枝新芽,枝葉碧綠,生機盎然,用木欄柵圍著,已生出點點的嫩黃色的花蕾,並不見一個人。
“你不是說有人趕在了我們前麵嗎?”竇德昌邊四處張望著邊問竇昭。
竇昭也滿腹困惑:“你若不相,可以問崔姨奶奶。”
圖印方丈就笑道:“可能是從旁邊的小徑下山去了。”
竇昭這才發現大殿旁邊有條小徑。
這人也算是有禮了。
她心裏暗忖,和竇政昌等人聽著圖印方丈講著這樹的來曆。
※※※※※
連著兩天在外遊玩,祖母雖然精神依舊很好,但竇昭還是很擔心,沒有參加第三天的遊湖,而是和祖母歇在了家裏。
祖母躊躇道:“真的讓崔十三跟著伯彥啊?”
“不過是打個下手。”竇昭笑道,“又不是要投靠他!”又道,“伯彥誌向遠大,崔十三能和他牽上關係,以後對他也有好處。”
祖母還要說什麼,竇昭已笑道:“伯彥每個月不過五兩銀子的月例,崔十三跟著他,到底是誰幫誰我看還未必。”
竇氏的子弟,成了親後月例才會漲到二十兩。
祖母嗬嗬地笑起來。
竇昭就叫了崔十三進府,把這件事跟他說了一遍。
崔十三的眼睛當時就亮了起來,問什麼時候去見竇啟俊。
竇昭叫了個丫鬟去看竇啟俊在不在家,留了崔十三和祖母說話。
不一會,丫鬟來回話:“五少爺去遊湖還沒有回來,不過交待了下麵的人,說若是崔十三來了,就讓他等一會,他晚膳前定會回府。”
竇昭想著崔十三畢竟是祖母的侄兒,這件事又是自己提出來的,送佛送上天,不如自己陪著崔十三走一趟,那些仆婦見了,就算想給崔十三臉色看,也要先掂量掂量,她也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去看看六伯母——父親走的時候,她正跟著六伯母學畫畫,因為擔心祖母,就停了學業。如今已經入秋,課業也要漸漸恢複過來才是。
她帶著崔十三去了東府。
二門當值的婆子一見是竇昭的馬車,一路小跑著就迎了上來。
“四小姐,您可一個夏天都沒有來了。”她殷勤地幫竇昭放了腳蹬,“可把我們府上的幾位太太、奶奶想壞了。”說著,一眼看見了崔十三,見他穿著身細布道袍,不像小廝的模樣,立馬諂媚地笑道,“哎喲,這位小哥是誰啊?”
竇昭朝著微微地笑了笑,言簡意賅地道:“他是崔十三,五少爺請他過來幫幫忙。”
婆子眼睛微瞪。
崔?
西府崔姨奶奶的娘家人?
“我說是誰呢?長得一表人才,原來是崔家的小哥。”婆子奉承地道。
竇昭已笑著走了進去。
崔十三跟在她身後,悄身地道:“平時看你不聲不響的,沒想到你在竇家混得還挺不錯的。”
竇昭笑著沒有做聲。
她能得到二太夫人的器重,誰敢不巴結奉承她?
可惜她無意整頓西府,不然在西府稱王稱霸,日子一定過得比現在更逍遙——西府不知道有多少人捧著西府的碗奉承著東府的人。
想到這裏,她心中一動。
不如提早將祖母的田莊接管過來,她也可以安置一些人在那裏。
前世,她和甘露、素絹從小一起長大,雖有主仆的名份,卻情同手足,祖母過世後,更是相依為命,苦苦掙紮,才有了之後的局麵。可這一世,她在東竇長大,找到甘露和素絹的時候,她們都已略諳世事,雖然做起事來不用她操心,可不管她和兩人如何親昵,兩人對她始終謹守著主仆的名份,有時候她的話說深了,兩人還會流露出些許的惶恐,哪還有前世的親密?
有得必有失!
思忖間,到了三房。
三堂嫂親自在門口迎接她。
“你怎麼過來了?”她笑盈盈地牽了竇昭的手,“不是說要陪崔姨奶奶嗎?有什麼事差人來說一聲就是了,還親自跑過來了。”
“是伯彥交待的。”竇昭簡略地把來意說了,笑道,“淑姐兒呢?”
“和儀姐兒跟著九弟妹在學女紅呢!”三堂嫂笑著,和竇昭在正房臨窗的炕上坐下,“她們兩個也不小了,二太夫人說,家裏有現成的師傅,何必去請外麵的人?未必就有九弟妹這樣的技藝。”
竇昭略一思考才聽懂。
儀姐兒、淑姐兒和她同年,今年都十二歲了,按著大戶人家的規矩,應該說親了。
※
不知道趕不趕得上十二點以前發文?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