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的兵製是以二與五的倍數為計算。最基礎的單位為伍,即每五個人有一個伍長;兩個伍為什,每十個人有一個什長;五什為隊,每五十個人有一個隊率;兩個隊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個屯長;兩個屯為一個曲,每四百人有一個軍司馬。通常每五個部為一個營,即為一獨立的作戰單位。
一路向衛城東方走去,路上都是司馬王靖向我介紹營中情況。屯騎營是戰後從新招募編製,實際上過戰場的老兵不多,大多數都是新兵,需要重新梳理訓練。屯騎營招募要求甚高,必須會騎馬,而且,騎兵的輕甲,長槍,馬匹等等各方麵原因造成,整個屯騎營也才一千五百六十人。
走進營地,中間路寬約一丈,兩邊是士卒宿舍,四間一排,門房上還有著編號,穿過營內小校場,校場右側就是一段衛城城牆,正東麵有個高約一丈,寬六丈,青石壘成的大房子,這時王靖指著屋子道:“大人,屯騎營營堂到了,營堂後邊就是您的住宿地,是個單獨的小院子,屬下什麼都準備好了,您隻管住進去就行。”“好,多謝,我心領了。”說完,我轉身向五個司馬道:“請諸位領兵在營校場集合,我有事要宣布。”“屬下領命。”五人向我拱手行禮,再轉身離去。
看著他們離去,我開始思考將要麵臨的考驗。作為一個領導著,必需滿足大部分屬下的基本訴求,利益一致,才能得到屬下的效忠。當兵在這個年代大多數是為了吃飽飯,更深層次的則是保住性命。隻要我不克扣軍餉,想必能滿足吃飯了,剩下的是給予希望,激發屬下的上進心,想必能省心不少。
“稟校尉大人,各部已經聚齊。”“走去校場。”我起身道,走進校場,走上高台,王靖走上前來道:“啟稟校尉大人,屯騎營應到一千五百六十人,清點完畢,業已全部到齊。”“好,不錯,王司馬下去吧。”我對著王靖笑道。
“各位兄弟,本人張繡、張子孝,現為屯騎校尉。雖然本校尉剛接手營地,但是你們大可放心,至少在全軍大比之前,不會進行大的變動。”說到這我停了停,再說:“大家前來當兵,大多數人其實也就是想混個溫飽,這沒問題。但是,諸位可知,韓遂、邊章率領羌人占據金城郡,以誅殺宦官為口號造反,前些時候,正是他們來犯我武威郡,連場大戰下,我方損失慘重這才保住武威,我屯騎營就隻剩六百兄弟還能在這裏站著,朝廷當時正忙於平定黃巾賊,無力北顧,眼下朝廷已快平息叛亂,最遲明年,朝廷必會派遣名將統帥大軍前來平叛,我們武威郡地處金城郡後方,必會遣兵相助平叛,我們屯騎營到時肯定是必去的。”
“這些消息,我想你們可以找消息靈通的士兵做確認。我說這麼多,其一是要告訴兄弟們,當兵這碗飯不好吃,最遲明年我們就將上戰場,大戰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其二是告訴大家你們還有時間去做準備、接受訓練,每強上一分你們活命的機會就大一分。”說完,我站在高台上,等下麵的士卒議論聲小了後,才有大聲說:“你們當中有很多的新兵,我在戰場上的經驗並不適合大家,你們可以去請教你們的伍長、什長,但若哪位兄弟有上進之心,不管是讀書還是習武都可以向我請教,隻要你能學會,本校尉絕不保留,此言眾位自可見證,今天就到這。明日辰時一刻,校場集合,所有屯長以上,安排好士卒後尉府聚集。”
我坐在營堂正堂的上方,下麵右二左三的放了五把凳子,再後麵就沒了,整個大堂,高一丈左右,寬三點五丈,長六點三丈,朱漆刷麵,就沒別的什麼東西,顯得有些空曠。
大概一刻鍾左右,王靖領頭,其餘校尉緊隨其後,走了進來,後麵跟著的是八個曲長,再後麵是一十五個屯長,等到人站起後,王靖領頭躬身行禮道:“屬下參見張校尉大人。”“起來吧。”我說完,五個司馬退後坐了下來。
“今次聚集你們,是想和你們溝通一下,主要是二件事,第一,關係到你們的職位,我在校場上說話算話,全軍大比前不會調整,給你們表現的機會,誰符合我用人的標準,就留下或升職,不符合的就請離去。”我停了下,等緊張的氣氛緩了緩才說:“你們不用猜疑,我可以告訴大家,隻要你們能帶領弟兄們完成訓練,就已達標了。本校尉在校場說的句句屬實,大戰真的不遠了,相對下麵的弟兄,在戰場上是我們建功立業的好時機,能不能把握住機會就看你們自己了。第二,我們營人數不夠,為了保持戰力,必須分配一下,每位司馬統領三百人,剩餘六十人為我的親衛,我打算明天挑選。如有新來的人在補上。對了王司馬你們以前怎麼訓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