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拜師1(2 / 3)

我袁家四世三公,家世顯赫,怎會讓家中長子隨你出家?要不是看你是宮崇之師,早將

你趕出門去了,又怎會讓你大放厥詞。”想到這,袁紹就要發作。

就在這時,袁譚說話了:“老道,你有什麼要教小爺的?小爺雖小,可精通百家之

學,學貫古今,汝陽的大儒都教不了小爺,莫說你一個牛鼻子老雜毛了。”

“牛鼻子?老雜毛?”於吉雖不知“牛鼻子”是何意,可是“老雜毛”還是知道的

,當下就要發作,可轉眼一想,現在如果生氣,豈不是讓眼前這小孩小看?自己又如何

讓他心甘情願的給自己當徒弟?

於是,於吉和顏悅色的對袁譚說道:“那你想學什麼?隻要你說的出,我就教的出

。”

袁譚剛要說話,袁紹已經搶先說了:“道長,犬子天性頑劣,不聽管教,實在不是

給道長當徒弟的好材料,還希望道長另擇賢徒吧。”

於吉聽了這話,心裏很奇怪,不知這袁紹為何前倨後恭,於吉想了一下剛才自己說

過的話,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於吉笑道:“袁施主過濾了,貧道雖說要收小施主為徒

,可是並不是要他隨貧道出家,更何況,貧道對相人之術也略知一二,小施主是多子多

孫,富貴榮華的相格,不會是那種長存空門之人。貧道隻是覺得令子天資極佳,故打算

將自己平生所學盡數傳給令子。”

聽到於吉這樣說,袁紹倒也沒什麼顧慮了,畢竟能的於吉真傳,那也是很好的事。

袁譚見袁紹沒話說了,知道隻有自己能幫自己了,雖說要拜於吉為師,也不失為一

件好事,不,應該說是天大得好事,但是自己還要撈點好處啊,自己的格言可是有便宜

不占是王八蛋。就對於吉說:“道長,要我做你徒弟也可以,不過小子有兩個要求,隻

要你能答應,小子立即拜師,否則,請恕小子福薄,無緣拜你為師。”

袁紹聽到這話,怒道:“逆子,不得無禮。能得老神仙指點,是你莫大的福分,你

怎可如此托大,慢待老神仙?”袁紹轉頭對於吉說道:“老神仙,你莫要往心裏去,我

這就讓人準備拜師收徒的一些物事,你們即可行拜師之禮。”

於吉見袁譚如此,心裏到樂了,心說:“往常,都是別人求我收徒,可今天倒好,

是我求別人,有意思啊。”於吉撫了下胡須,笑著說:“嗬嗬,無妨無妨,反正閑來無

事,你倒讓他說說,有什麼要求。”

袁譚站起身來,來回走了幾步,心裏已有計較,對袁紹說道:“父親,孩兒鬥膽,

先請父親回避一下,讓孩兒單獨與道長說,還望父親莫怪。”

“你……,好好好,我先回避,你有什麼話就對老神仙說,不過,不許對老神仙無

禮。”袁紹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雖然年幼,但是極有主見,既然要讓自己回避,那麼自

己強留這,他一定不會說的。袁紹就叮囑了袁譚幾句,起身離開客廳。

袁譚見袁紹離開客廳,已經走遠,這才對於吉說:“聽聞道長十幾年來周遊天下,

不知道長對天下之事可有什麼看法?還望道長不吝賜教。”

於吉聽完笑道:“我道是什麼事啊,原來是要考校與為師,好,既如此,那為師就

給你講講為師這幾年對天下之事得看法。”

說完,於吉端起茶杯喝了口水,略一整理下思路,便開始說道:“自古至今,分久

必合,合久必分,大漢自高祖創立延續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期間,雖有匈奴南下劫掠,

王莽篡權亂政,但也風風雨雨的挺了過來,可如今,大漢已至風雨飄渺之境,朝中外戚

與宦官相互傾軋,交替把持朝政,外戚與宦官專權又阻礙了朝廷中士大夫的升遷,引起

土大夫同外戚、宦官間的激烈鬥爭,兩次“黨錮之禍”便因此而生,地方上,豪強地主

大量兼並土地,土地高度集中,大批農民淪為奴婢或徒附,賣兒賣女,易子而食遍地皆

是,兩者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隻要有人揭竿而起,必將從者雲集,那時,大漢必不複

存已。”

“那道長得意思就是說,大漢的國運不會長久了?”袁譚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