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不快樂的自身原因(3)(1 / 2)

過去的奴隸製,是用法律強行規定對人身自由、人生權利的剝奪,它來自人的外部。因此,一旦人們意識覺醒,就會反抗這種製度。而現代社會,奴役有一部分來自人們的內心,那就是這個社會灌輸給人的大量欲望。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小說《紅與黑》中,就描述了這樣一個人。出生於木匠家庭的於連,因為讀了拿破侖和盧梭的兩本書,從此在內心形成了巨大的欲望。一個原本羞怯靦腆的少年,為了實現欲望而變得殘忍冷漠,最終把自己送上了斷頭台。而在當今社會,有多少各種各樣的於連?太多了,以至於作家們已經懶得再用這種素材寫小說,因為太不新鮮了,太正常了。

現代社會以追求成功、實現自我等漂亮口號為幌子,將人納入規定好的路線。個別成功範例誘惑著大家,每個人做著成名成家、發家致富的美夢。所謂成功都被具體量化為跑車、豪宅、美女、奢侈品。這個社會以各種各樣的手段,煽動起人們無窮無盡的欲望,多少罪惡都在這種欲望下產生;多少惡心的炒作,都是因為這種欲望而驅動。人們在這種欲望的驅使下,踏入無法回頭、無法拐彎、無法休息的人生單行線。這個欲望,可以讓人無所不用其極。看起來所有的決定都歸結於自己,但是,反過頭來想想,如果沒有那些膨脹的欲望,是否就不會做出那些事情?又是誰將這種欲望,深深根植於我們的腦海深處?

除了內心的欲望規定了人的行為外,外部社會同樣將你變成自願放棄自由的奴隸。為了維持生活水平,就不能失去工作,一旦沒有工作,一切都不可想象;為了賺錢,就必須遵守賺錢的規則和潛規則,道德、倫理、尊嚴、名聲,先放一邊吧,那些東西可能隻屬於成為“奴隸主”的人;如果貸了款,或者信用卡透支,銀行製度將逼得你老老實實,安分守己。欠債合理的現代理念,違背了幾千年的社會原則,長期欠債成為生活中難以擺脫的壓力,它將改變人們的心態。

當金錢資本成為社會主流的時候,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形成,政府都要向資本獻媚,否則,資本就會轉移到其他國家。於是,政治與金錢資本的勾結司空見慣。於是,誰有錢,誰就有自由。誰有錢,誰就能享受一切權利。表麵上的自由經濟,被大資本玩弄於股掌之間。人類曆史上,錢生錢的遊戲,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其重要性遠遠超過真實財富的創造。整個社會都被金錢綁架。

我們離“現代奴隸製”還有多遠?西方文明沒有人強迫你,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地剝削你;現代社會首先用各種漂亮的假象,刺激人們產生大量欲望,促使人們在追逐欲望的道路上陷入瘋狂,甚至拋棄一切道德和尊嚴。然後,西方文明采取請君入甕的辦法,讓你在欲望的驅使下,自願交出自己的自由。與此同時,高科技手段讓一切統治變得更加高效便捷,日常生活受限製的領域越來越多,我們越是依賴物質的豐富,便越有可能成為物質的奴隸;而無聊的大眾媒體,也日益誘使我們失去思考的能力。

如今,全世界半數以上的人住在城市。我不知道一個沒錢的城市人,能夠有多少自由。而錢或者說貨幣這個東西,恰恰不是每個人自己能夠真實掌握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想賺多少錢也許知道;能賺多少錢,永遠不知道。賺了點錢之後,物價會漲成什麼樣,你也不知道。錢,隻被這個社會上極少數人掌控。現代社會的極少數人通過操縱金錢,也就操縱了每個人的命運,使大多數人成為金錢的奴隸。我們的自由受控於那些掌握金錢權力的人。他們對人們說:努力吧,幸福就在前方,幸福就在未來。於是,人們在內心對自己說:現在忍一忍,先做奴隸吧,將來就解放了。如同按揭買房,它算計你的全部生命,製度讓你按月給銀行交貢。等到交完的時候,等到你自由的時候,你已時日無多。

有一個動物實驗。要讓一隻小老鼠一刻不停地跑,除非用外力驅趕它,否則很難做到。這種小老鼠,就好比是古代的奴隸製,靠皮鞭和強迫來實現,那是一群看不到希望的奴隸。後來有人設計了一個裝置,在小老鼠的前麵掛上一塊美味的食物,饑餓的小老鼠便永遠奔跑。跑累了,快跑不動了,給它吃一點,吃個半飽,不讓它餓死,小老鼠就還會繼續為美味奔跑。這就好比現代社會的奴隸,是一群看得見希望,卻難以實現希望的自願奴隸,效率比古代奴隸更高。實驗者說,後者的體質更加健康。但是,他不曾想過小老鼠是否想離開這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