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之跟著她在這裏待了十日,幫著夏盈盈處理了很多事情,整日都忙得枕頭都找不著,偏他樂意之至,最後走時依舊依依不舍。
要是可以他都想辭了那剛剛到手還沒焐熱的官職,待在這裏幫著妹妹搞張家堡建設了。
是的,按照張瑾之的提議,廠區還是被改成了城區,以他的話來說,反正方圓幾百裏都是她的草場,人家草原可以建立部落,她比他們差哪了?為什麼不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部落?差錢還是差人?都不差。
夏盈盈無語,就跟他說要低調,他沒頭沒尾的問了句:那廠長哪裏有堡主好聽?
夏盈盈其實覺得都無所謂來著,但她卻覺得張瑾之說的也不是沒道理,她這裏本來就是按照堡的規格來設計的。
於是便直接命名為張家堡,表麵上張家堡做的是進出口貿易,馬匹之類的生意,實際上隱於人後的,也是這張家堡裏最燒錢的地方。
西方列強已經成長起來了,事實上華國老早就有了火藥,早在唐朝時期,火藥就已經被用在了軍事上。
且在宋朝時期已經廣泛用於戰爭,宋朝也是火炮發展最鼎盛的時期。
隻是滿清入關後,知道這些東西的可怕威力,也怕自己會步了前朝的後塵,於是將這些東西壓製了,閉關鎖國,愚昧的蒙住自己的眼睛捂住自己的耳朵。
夏盈盈其實覺得挺好笑的,就她與胤祥交往的那段時間,是清楚知道那小子有學習西方文化的,並且照他的說法,那是他們日常課程裏的必備。
既然知道讓自己子孫學習西方文化,核心的東西卻不學,還壓製底下的人不許發展這些,清朝不是沒有火銃隊,隻是那些東西如今卻是基本成為了擺設。
西北也是有的,她也去看過,但那東西因為沒有得到好的保養,全都老舊生鏽了,這東西帶上戰場,百分百的敵人沒打到,全炸膛打自己人了。
夏盈盈早在一年前就著人去找民間有經驗的工匠了,前朝的時候這些工匠其實挺多的,隻是滿清入關後,這些工匠便沒了用武之力。
有的人才是可以培養的,有的人才卻是有著技術壁壘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得出來的,所以到民間去收集這類人才是最靠譜的方法。
原本張瑾之是要來接她回家的,結果人沒接到,還將小弟也給留下了,回家長輩倒是沒說什麼,還殷切關心他,幫他準備回京的行李,主要是銀票得多準備些。
這些年來有夏盈盈這個金手指在,他們家的資本雖然不能說富可敵國,但西北首富是跑不了的,不過都是悶聲發大財,這種名聲還是不要往外傳得好。
但有些夫人外交小姐外交的,帶著她們那些小姐妹入股掙錢的,多少知道夏盈盈的本事,知道她是座金娃娃,但她到底有多少資產卻沒人知道。
確切的說,就連家人都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資產,她隻是將明麵上的那些掛到了張家名下,還有很多是她鋪出去商道,同時也是她的消息網,這些她自是得捏在自己手裏,有著絕對的主導權的,不讓家人知道,也是為了他們的安全著想,有的事情知道得越少,對他們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