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一家老小被李淵流放蜀地,然而剛到雍州後,忽然來了幾個衙役稱李淵有旨,要王世充接旨,王世充急忙跪地接旨,不料那幾人立刻亂刀齊下,王世充一家人被亂刀砍死,一代梟雄就這樣落幕。
王世充身死的消息傳回長安,李淵震怒,傳旨讓雍州刺史限期查明真相。
李淵:“秦王打贏洛陽一戰,連滅四大反王,其他反王已不足為慮,至於江南的蕭銑,杜伏威和輔公祏等反王,朕派孝恭和李靖率軍討伐,大唐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李淵:“朕有信心平定天下,諸卿有何治國良策,可以暢所欲言。”
李世民:“大唐以武立國,治理天下要尚文,兒臣建議修建文學館,廣納天下文士,尋治國之策。”
李淵:“秦王的想法,深得朕心。”
李建成:“兒臣附議,開文學館納天下士一定能為大唐帶來治國良策,然秦王軍務繁忙,東宮願意領旨開設文學館。”
李世民:“天策府願意領旨開設文學館。”
李淵:“太子和秦王都想開文學館,這叫朕難辦了,手心手背都是肉。”
李世民:“父皇,天策府都是武將居多,文臣稀少,您準許兒臣自置官屬,空有虛名。”
李淵仔細想了一想,的確如此,文武並重,才能相得益彰,否則天策府武將勢大,這絕非大唐之福。
李淵:“世民言之有理,文學館還是交給秦王去辦了。”
李世民:“兒臣,領旨謝恩。”
李淵:“嗯,這幾年秦王在外東征西討,趁著開辦文學館可以好好陪一下妻兒。”
李世民:“兒臣遵旨。”
李建成又吃了一個暗虧,心裏非常生氣,卻不敢表現出來。
下朝結束後李建成回到東宮大發雷霆,李世民開文學館對他來說百害而無一利,天策府早晚壓東宮一頭。
魏征:“殿下息怒,文學館已經是秦王的囊中之物,您可以向陛下建議重開科舉,出任主考一職,還怕招攬不到有用之才嗎?”
李建成:“嗯,先生之計妙不可言,重開科舉,那中舉之人就是東宮門生,這對文人士子來說也是一種誘惑,本宮一定要選拔出幾名有用之才。”
魏征:“殿下,秦王開設文學館誌在天下,不可不防。”
李建成:“先生的教誨,本王銘記於心。”
第二天李建成一大早就入宮求見李淵,科舉取士,勢在必得。
李淵:“太子來得這麼早,有什麼事情嗎?”
李建成:“回父皇,兒臣昨夜回到東宮徹夜難眠,想著如何治理大唐江山,二弟開辦的文學館雖好,但是規模不夠大,重開科舉方是上策。”
李淵:“重開科舉?”
李建成:“煬帝即位後,發展科舉製,設置進士科,為大隋選拔人才,楊廣雖然無道,但是他所創立的科舉製度的確為朝廷選拔出許多官員,這是不可磨滅的功績。”
李淵:“太子,你能這麼看待楊廣,沒有一棍子打死,朕心甚慰,楊廣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