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學堂(1 / 1)

不一會兒,馬車停在了學堂外。少年抬頭看著這學堂門前的題字——“蕙容雅度”四個字,不禁莞爾,想起這是他四歲時閑來無事跑過來題的四個字,沒想到沿用至今。少年抬步走進學堂,學堂裏隻有幾位年長的學者伏在案上,認真地撰寫著文章。少年不想打擾驚動正在潛心著書的他們,遂靜靜地坐在一邊,翻看著隨手帶來的一本醫書。過了許久,一位老者從座位上站起來,準備去倒點茶水,突然瞧見少年正坐在他們身後,認真地看著書,不由得嚇得連忙匍匐在地,惹得另外兩位學究,一同緩過神來,雙雙急忙行跪拜禮。少年見自己的出現還是擾了他人,站起身來,朝三位行了個禮,“三位大師,多日不見,最近各位都在研究些什麼?”一邊說著一邊坦然地走到幾位提筆的案桌前。看著幾位老博士在圍繞一個“道”字各抒己見,寫文章,又看了看他們所寫內容,不禁噗嗤地笑出了聲。

“殿下,可是覺著有何不妥?” 其中一位年過半百,頭發漸白的老學究連忙問道。

“並無不妥。隻是疑惑這大好時光,先生們為何不用這滿腹才華去圍繞民生向前朝獻策,卻三五成群窩在這學堂裏鬥才?” 少年平靜地回道。

“殿下見笑了,我等不是不願為前朝獻策,隻是皇命命我等在此執業,今皇城內舉辦賞花大典,官員子弟今日都休假去了蓮春園賞花,老朽幾個不願去湊那些個熱鬧,所以就來到這學堂清靜清靜,一起寫寫文抒抒懷,樂一樂。” 其中一個老學究忙解釋道。

聽到賞花大典,少年突然想到了什麼,眼神裏掠過一絲不明情緒。“今兒我到這學堂來,一是來看看各位官員子弟所學如何,二是來向各位先生請教問題的。”少年迅速恢複思緒,看著麵前的三位老學究,慢條斯理地說道。

“不敢,不敢!臣早聞殿下1歲能言,2歲便將詩詞倒背如流,3歲便能出口成章。老臣們在殿下麵前實在感到才學匱乏,隻不過是虛長了些年歲。”一聽到少年要請教他們問題,幾位老學究無不戰戰兢兢,因為早前他們便聽聞這位殿下遍讀天下名家著作且過目不忘,窮盡了皇城內藏書閣所有書籍,並多次與所涉獵書籍領域的頂尖高手切磋,無相其右,那時他才10歲;後來實在感到無聊,之後便自顧自地開始研究起了醫學,而後在短短2年不到的時間,其醫術水平便超越了皇城內頂尖的禦醫,很多次和那位禦醫進行切磋,那位禦醫無不被問得支支吾吾,後來這位禦醫每次見到這位殿下,都不由得汗流浹背。皇城內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殿下是這世間不可多得的奇才!

“三位不必驚慌,我今兒來,不是來切磋的,是來請教的。”少年一眼看透了三位老學究的心思,為了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故意把話挑明,“我想請問下三位可曾有過類似體驗:雖然從未見過一個人,但每次閉上眼睛,或者偶爾睜開眼睛的時候,眼前都會有這個人的身影走過。” 少年滿懷期待地看著這三位學究,希望從他們的博學和人生閱曆中窺探到一些線索或者答案。

“殿下,您最近身體可還安康?出現這種情況,莫不是得了癔症?”其中一位老學究慌忙關心得問道。少年一臉無語地搖了搖頭。

“殿下,老臣之前也聽聞有人出現過這種症狀,可能是相思成疾。殿下,莫不是有了心上人?經常在眼前出現的莫不就是那位?老臣也是過來人,懂的~” 另一位老學究滿懷欣喜地看著少年。少年笑著搖了搖頭。

“回稟殿下,老臣曾經在一本古書上,讀過一個故事,故事裏的人物也曾有過這樣類似的體驗,這書上解釋說這是因為在某個時辰點,在我們所處的同一個地方,有著另一個時間點,看到的是來自於那個時間點的物像而已。不過,這也就是個故弄玄虛的故事,隨便聽聽而已。雖然那本書上是這麼解釋了故事裏的現象,但誰知道是不是作者的想象呢。”最後一位老學究一邊說著一邊抿了口茶。

“那書,叫什麼名字?”少年趕忙問道。

“《尋天記》,好像是叫這名字。年歲太久遠了,也是我小時候讀過的,現在也不知道,這文本還在不在世上流傳。”老學究看著少年,答道。

“走,豐宴,我們去藏書閣看看。”說完,少年向三位老學究告辭後,帶著侍衛與書童徑直朝藏書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