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人來到近前,那幾個老人拱手向杜文嵐行禮。
“見過明府,敢問明府,可是我等的家主過來了嗎?”
杜文嵐伸手一指。
“這位就是陛下親封新豐縣開國伯,孟縣伯。”
幾個老人趕忙行了大禮。
“我等見過家主。”
後麵跟著的人也都慌忙拜見。
孟南柯愣了愣,旁邊劉勇武低聲說。
“家主,這些應該就是那一百戶食邑。以後他們的衣食住行都要您來負責,算是和我們差不多,所以他們稱您家主也是應當的。”
原來是食邑,孟南柯了然點點頭。
“都起來吧。本伯孟南柯,陛下把你們交給我,以後我會負責你們的一切,你們隻要把該做的做好就行了。”
“多謝家主。”
這些人站起身,緊張不安的看著這邊。
杜文嵐給孟南柯解釋。
“這些人是前些天剛從隴西遷過來的。如今長安人口稀少,陛下命人把隴西、河東道、河北道各處,都遷過來一批人,充實京都。以後這一百戶,就是您的食邑了。”
隨後,又和孟南柯介紹完地方邊界,留下地契,領著人離去。
看著這些惶恐不安、衣不蔽體的百姓,孟南柯有些心痛。
這都是勤勞善良樸實的百姓,可惜從來沒有人關注過他們。
他們辛勤勞動,到最後還是窮苦潦倒,吃不飽穿不暖。
“聽說你們是隴西剛遷過來的,那你們這段時間是如何生活的?”
領頭的一個老人趕忙回話。
“回家主,我們是從隴西陳家溝遷過來的。到這裏後,由朝廷臨時安頓,發放糧食。不過以後我們成了家主食邑,朝廷就不再給我們糧食了。”
“嗯,回頭我會讓人送過來一批糧食。你們總共多少人?住在哪裏?”
“回家主,我們有成丁一百四十一人,中男六十八人,老六人,少男幼兒一百零五人。成女一百三十二人,少女幼女一百一十二人。一共五百六十四人。”
那老人回頭指著遠處一片樹林。
“我們這些人現在都在那邊居住,離此不到三裏。”
五百多人,還有不少小孩子,一天十五石糧足夠了。
自己買的一千石糧食,這段時間消耗了三百多石,還有很多。
“去看看你們的居處。”
“啊?是,家主請。”
一行人回到樹林邊,這裏有一片空地,上麵亂七八糟建了不少非常簡陋的木屋。
“這木屋建造的太亂,也太簡陋。趁著現在天氣暖和,趕緊重新建房,要不然,就這樣的房子,到冬天肯定把人凍死。”
幾個老人互相看了看,苦笑著。
“家主,不是我們不想建房,是沒有工具。其實這裏是朝廷臨時安頓我們的,我們過來的時候就有這些房子。”
我靠,還真是一窮二白啊。
“勇武,安排個人回去一趟。第一,拉一百五十石糧食過來。第二,把倉庫裏的絹拿三百匹,去西市換成布帛,一半拿過來,另一半分給各親衛家兵和許家村百姓。”
劉勇武答應一聲,安排了一個親衛回去。
“你們也聽到了,回頭我讓人拉過來一百五十石糧食,算是你們十天的口糧。記住了,糧食我有的是,別節省,吃飽了。另外還有不少布,每人做兩件衣服,看看你們,穿這麼破爛,到時候不是丟我的臉嗎?至於房子,等我回去會安排人過來和你們一起重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