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大朝會上李世民正式改元貞觀,對秦王府舊人立功之人大加封賞。
在論及長孫無忌功勞的時候,世家的大臣也不知道為什麼,紛紛開口替那個老陰貨求情。
最後也不知道李世民出於什麼心思,也可能是長孫皇後吹了枕頭風,長孫無忌竟然被重新啟用,並直接任吏部尚書,封齊國公,食實封一千三百戶。
這下子孟南柯和秦瓊都有些不滿,但是聖旨已下,兩人也隻能強忍著不滿情緒。
可能是出於對孟南柯的補償,李世民賞賜給他三千畝地,就在許家村附近。再加上原來那兩千畝,也給他劃分到許家村附近。
此時孟南柯擁有良田五萬多畝。
其中渭河北邊一萬畝,藍田縣三萬畝,新豐三千兩百畝,這次封賞五千畝,許家村村民原本的土地六千多畝。
孟南柯又和李世民說了打算買秦嶺裏邊那二十多裏的山頭,在那裏建造石灰窯和水泥窯。
李世民已經知道了水泥和石灰的重要作用,這東西不管是修路還是建房子,都非常方便,結實耐用。
不但朝廷修直道需要大量使用,而且聽說很多人都想購買水泥和石灰,這可是個大買賣。
他答應把那片山頭賣給孟南柯,不過皇家想在水泥窯和石灰窯摻上一股。
孟南柯考慮過後答應了,而且他決定多拉點人參與。
他又把那些國公們叫到一起商議一番,最後一起合作水泥窯和石灰窯的,有秦瓊、李神通、李孝恭、李道宗、程咬金、尉遲敬德、李靖、李績、房玄齡、杜如晦、孔穎達、蘇世長、魏征、褚亮等十四家,每家出錢五百貫,占股半成。
皇家出錢一千貫,占一成股。
孟南柯出技術占兩成股,並花費兩千貫購買那片山頭。
不過那段山路可是非常影響生產的,不但影響水泥窯和石灰窯,還影響鋼鐵冶煉作坊。
最後李世民大手筆,直接把前段時間俘虜的五萬多吐穀渾人全部調過去,挖山擴寬道路。
為此,他派出一萬大軍,在那裏看管。
所有挖出來的石頭,按孟南柯說的全部運出來粉碎,回頭修直道。
孟南柯在六千多奴隸裏挑選三千人,讓他們去建水泥窯和石灰窯,以後他們留下挖礦燒窯。告訴他們幹滿五年,可放免為良人。
然後把五百吐蕃人扔過去,讓他們幹最苦最累的活。
這些人到時候都會按照正常的工錢,補給孟南柯,來計算成本,畢竟人是他私人的。
各家都派出管事,還有一些家兵,過去看管這些人,並負責他們的吃喝用度。
磚窯作坊也準備擴建,增加五個磚窯,兩個窯專門燒瓦片。
許家村的人已經不再親自幹活,都升級為小管事,負責監督管理。
他們都學習幾個月,讀書識字,記賬算賬,都很厲害了。
溫度逐漸回暖,連著下了幾場春雨,給土地帶來了墒情。
孟南柯決定把許家村這邊的一萬多畝地進行翻耕,準備春耕生產了。
其他的那些地,都已經種了冬小麥,這些地他打算全部種上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