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裏的各位大臣愣了。
這算什麼?
孟南柯行過禮,開始說了起來。
“後勤運輸損耗過多,就是因為道路不好,這是主要原因。
暫且不說邊境那些荒蕪之地,就說長安附近。
自大隋以來,連年征戰,長安附近的直道早都快要廢棄了,坑坑窪窪難以通行。
不但給百姓們出行帶來了不少困難,而且影響最大的還是那些商人。
商人從各地趕來長安,售賣商品貨物。這道路不好,就會耗費很多時間,增加成本。
甚至還有些不耐儲存的,很可能因為道路不好,貨物變質腐爛,導致血本無歸。
而這個成本,最後都會落在購買貨物的百姓身上。
如果把這些道路修好,不但能加快商業流通,減少成本,還可能降低商品價格。
這樣一來,商人得利,百姓得利。
百姓過得好一點,其實也是我大唐得利。”
隨後,孟南柯繼續說著。
“這是大唐內部的道路,再說說剛才說的後勤運輸。
如果從長安或者其他地方,修建直道通往邊境,那麼將會大大減少路上損耗。
比如原來道路不好,一輛車裝五百斤,每日可行二十裏。如果是平坦的大路,可能裝一千斤,每日行三十裏、四十裏。
不但減少後勤運輸的路上損耗,還可以讓前線的將士們,有更充足的時間製定戰術,增加戰場勝率。”
李世民和一些將軍聽到這話,都紛紛點頭。
有時候,前線補充給養,如果能夠早到一天,就會有機會把握先機,獲得勝利。
一些能力強的文臣也都理解,確實是這麼個情況。
至於其他的嘴炮無敵強者,那就是些廢物,不提也罷。
這時突然有一個前麵的大臣站出來,出聲詢問。
“這些我們都懂,也都知道道路的重要。可是大唐初立,國庫空虛,哪裏有錢修路?
聽說孟侯家財百萬貫,不如捐出一些,修上幾條道路?”
這他媽誰啊?
我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們這些人不想著怎麼去想辦法處理,讓我拿自己家的錢修路?
大唐是我一個人的?
老子是個外來戶,能解決的,能幫忙的,會幫忙解決。
但是把國家需要做的事,讓我個人出錢出力做,就有點不合適了吧?
你怎麼不讓世家們出錢出力呢?
此人,對我不善啊。
這時秦瓊出來說了話。
“潞國公此言差矣。
修建直道,這是朝廷應該處理的問題。
孟南柯雖然有錢,但那是人家自己的,怎麼能要求他拿出來修路呢?
朝廷總不能搶奪臣子的家產吧?”
“翼國公,這怎麼能是朝廷搶奪臣子呢?
剛才孟侯說了,修建直道的各種好處,那可是利國利民好事。但是如今國庫空虛,朝廷想修路也是有心無力。
既然孟侯家裏有那麼多財物,何不捐出來一些,修幾條道路?
這樣不但是對大唐的忠心,對陛下的忠心,也是對大唐百姓的體恤啊。”
我踏馬。
潞國公,侯君集?
我得罪過他?
這話裏話外,如果我不捐錢,就是對大唐不忠,對陛下不忠?
也是對百姓不體恤?
這是給我上眼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