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攻打高麗半島,是兩路大軍一起進攻,一明一暗。
李世民他們這一路,其實就是暗地裏,偷偷的行軍,屬於奇兵。
但是這路大軍的實力絲毫不弱,更何況還有孟南柯這個家夥在這裏。
說句實話,真的算起來,比起李靖的另一路大軍的實力還要強,真遇到了什麼事,幾架加特林估計就能解決問題。
當然了,這一路是從萊州坐船偷偷的在高麗登陸,屬於奇兵,高麗軍隊開始應該不會知道他們的行蹤。
隻有等他們攻占了一些城池之後,高麗王才會發現這路大軍,但是到那個時候,應該也晚了。
那時候,大軍應該快到平壤了吧?
另外一路是給高麗人和其他各國看到的主要進攻路線,是從河北道這邊出發的大軍。
這也是正常情況下,大唐進攻高麗的路線,也是當年大隋征伐高麗的路線。
大軍在幽州集結,總共計有十五萬大軍,準備進攻高麗。
這樣的大動靜,早就驚動了高麗在幽州的探子,並且把消息偷偷傳回國內。
隨後高麗王也連忙收攏人馬,在遼河一帶布置了大量人手,準備阻擊大唐軍隊。
同時高麗派出使者,進入大唐,準備去長安質問詢問一番,看看大唐為何無故征伐入侵高麗。
不過既然大唐都已經準備進攻高麗了,估計即使是使者去了長安,也問不出什麼來,最多也就是找個借口罷了。
對於這些,如今的高麗王高建武還是知道的。
可惜,現在的高麗,有一大半的權力掌握在權臣淵蓋書文手裏,高建武的很多策略都是無法執行下去的。
比如現在,淵蓋書文手裏握有軍政大權,所以他集結軍隊,準備反擊大唐軍隊的入侵,這個和高建武的計劃是一樣的,但是他把帶領軍隊的將領卻改動了一番。
本來按照高建武的想法,是打算讓淵蓋書文帶領著他的人馬去遼河一帶,和大唐軍隊大戰的。
這樣一來,既可以阻擊大唐,還可以削弱淵蓋書文手裏的籌碼,等他們打退大唐的進攻,到時候淵蓋書文估計也實力大損。
到時候他高麗王高建武,就可以好好整頓一下國內的貴族,肅清威脅他王位的那些大臣。
可惜,這事好像被淵蓋書文看透了,他反手就把忠誠於高建武的幾個人派到了遼河一帶,並且還在大唐軍隊進攻路線的最前線。
好在淵蓋書文也怕這幾個人守不住前線,大唐軍隊會直搗平壤,所以他還是派出弟弟淵淨土率領著親信部隊五萬,前往安市城駐守。
又命麾下兩名將領各領兩萬人馬,去建安和遼東駐守。
加上高建武麾下幾名將領的六萬多大軍,這已經是高麗能抽調的最多的人馬了。
如今除了平壤留守的四萬多大軍,還有位於新羅、百濟邊境的五萬多大軍,剩餘的不足二十萬大軍,已經是有超過十八萬陳列在大唐進軍路線上了。
這還不止,高建武和淵蓋書文同時下發征兵令,全國征兵十萬,準備加以訓練以防萬一。
隻是苦了高麗的普通百姓,本來就是食不果腹,如今他們還要再加上各種名目的兵餉稅收,或者直接被拉壯丁,更是苦不堪言。
甚至還有流言在高麗開始流傳,說是大唐的百姓們,隻要勤勞肯幹,家家戶戶都可以吃飽穿暖,別說是粗糧野菜,天天吃白麵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