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南柯在自己的莊園接見了在這裏安家落戶的以前的那些親衛,還有食邑中的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以及作坊和店鋪的掌櫃。
這些可都是把他們全家人的性命都和孟家拴在一起的,絕對忠心不二。
他們這些人手底下都會有不少人,比如一些徒弟,比如食邑中的其他百姓,比如店鋪作坊裏的夥計們。
這些手下人不能說絕對忠心耿耿,至少也有百分之九十多的人,對於孟家同樣都是死忠。
至於其他的一部分,隻能說是有一定的自己的想法,可能不會把命或者家人的命交給孟家,但不代表人家就會背叛孟家。
畢竟他們這些人一開始算得上是孟家養活了他們,救了他們的性命。
當年的百姓們,可是沒有幾個能吃飽飯的,每年被餓死的人都有很多。
也隻有當他們到了孟家,全家人才吃飽飯,穿暖衣了。
他們在孟家的待遇,那可是有名的優厚,是大唐最高最好的待遇。
所以他們即使不會賣命,但是也不會輕易地背叛。
趁著這個機會,孟南柯輪流接見了一下這些人,又去那些莊園和作坊還有店鋪巡查一趟,鼓勵鼓勵這些人,和他們談談心,給點獎勵,解決一些他們的切身問題。
然後又去了近一些的書院,看了看那些初級書院裏的孩子們,和那些老師先生。
這裏的老師先生,大多數還是以前的第一批跟著他學習過的人,也有這幾年去長安進修過但是成績又不是很優秀的人,回到老家到了初級書院教書育人的。
初級書院裏初期以啟蒙識字為主,兩年後學習一些文章,然後主要是學數學。
這些學生五年後會進行一次考試,一般人基本上沒有繼續讀書的可能,隻有成績非常優秀的那些學生,才會去往大唐帝都長安,進入中級書院裏繼續求學。
如今大唐雖然不是強迫命令全部孩子必須要去書院讀書,但是基本上沒有人不去,除非家裏的條件實在是太差,或者是家長太過分。
十年前,大唐的識字的人,差不多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一,全國也不過十幾萬人認識字,而稍微高深些的學問人讀書人,那就更少得可憐。
如今大唐識字的人,估計至少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那些中老年人每天都要忙著勞碌養家糊口,除了一些書香門第,普通百姓們很少有人去讀書的。
但是對於現在七八歲以上到十五歲以下的孩子,那就基本上都是認字的。
如今大唐至少也有一兩千萬人多少認識一些字,不算是文盲了。
現在世家大族已經控製不住朝堂官場了,如今大唐可不像隋朝,也不像武德年間,那時候隻有世家大族和很少的寒門才能讀書,所以他們把控住朝廷的官員任命。
朝廷總不能安排不認字的人做州府衙門和縣衙的官員吧?更別提刺史和朝堂上的重臣,更不會讓文盲任職。
所以李世民剛繼位之後,整個朝堂和各地官員,基本上都是大大小小的世家之人。
包括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虞世南等等吧,任何一個站在朝堂上的官員,背後都有家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