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早點做些準備(1 / 2)

對於這些,孟南柯其實一點都不在乎。

說實話,現在的所謂的研究院,如果放在後世,充其量就是個工作室。

現在的人才可是非常稀少,整個武器研究院經常是把所有的物理化學研究院那邊的人都調過來一起攻克難關的。

即使是這樣,直到現在,也不過是不到三十個人。

而且他們學過的知識儲備也有限,很多東西都是一無所知,如果不是因為孟南柯屢次拿出關鍵的資料給他們研究,別說研究出來燧發槍,就是最早期的突火槍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製造出來。

大唐的那些學子接觸物理、化學等學問不過十來年,再說了又不是所有人從書院裏學成了這些知識,就會出現在這裏。

能夠堅持過來進行研究的,其實都是一些真正的喜歡鑽研的人。

他們這些人,雖然現在的知識麵還比較狹窄,但是他們一直不停的在充實自己的學問,並且也都已經有了為此奉獻一生的心態。

還是時間太短了,或許再過十年八年,等他們這些人學問更加精深,等書院裏的學子有更多人參與到武器研究中來,那個時候或許武器研究院才會發揮出應有的光彩吧。

從四五年前,書院裏每年畢業的學子其實已經很多了,不過大部分後來又都是參加了考試,開始進入官場。

畢竟他們這些人,讀書識字的最終目的,還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而想要達到這個目的,當官必然是最方便最直接的道路。

除了當官,除了參加這幾個研究院,還有其他很大一批人,既不想當官,也不想去研究院那邊做苦力。

所以他們要麼成為書院的教師,教書育人,在教育部門為大唐繼續做出貢獻。

要麼成為大唐的那些商鋪作坊的賬房,要麼成為很多商人家的技術人員,在作坊裏研究生產新的產品。

士農工商,這些人一部分成為官員,也就是士。

一部分成了大唐的工人中的技術人員,相當於工程師。

還有一些在商人家裏成為賬房,這其中就有很多是他們自己家的生意,以後他們應該也會接手生意,成為商賈。

現在也就缺少農戶裏的研究新的農作物農產品的人,畢竟這個時候,農民雖然表麵上地位挺高的,但是不掙錢啊。

而且,誰還不會種地了還是咋地?

隻有等以後,有人真心的想要進入這個行業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才會有人成為新的農作物農產品的締造者。

別看現在大唐的高產作物也不算少,但是就像土豆、紅薯、玉米之類的,那都是孟南柯直接購買各種種子,在大唐培育出來的。

對於這些,孟南柯可是根本不懂,他就是個買家,可不是科學家。

所以他雖然被大唐的許多農民百姓讚揚稱頌,但是他心裏非常明白,他可是不會培育農作物農產品的技術的。

他也不在乎這些虛名頭,有掛不用,那才是傻逼。

但是他也開始要著手準備一些東西了。

他知道,他不是神仙,隻是一個普通人,不過是好運氣從後世穿越過來,帶著一個購物商城的外掛係統罷了。